作为“三师共管”模式的牵头创立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叔禹教授躬耕于基层糖尿病临床多年,对其防治感慨颇深。他指出,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全生命周期的复杂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后,就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难以获得持续性的健康支持,因此必须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紧密合作,创造1+1大于2的效应。
据介绍,自2012年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厦门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友网等管理模式,后来又进行了糖尿病“三师共管”的探索,会聚了内分泌专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以及社区全科医师和家庭医师等多方专业力量。在此模式下,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制定并实施精细化分级管理制度。其具体做法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师围绕患者管,指标症状一起看,基层提升上下联,线上线下不间断”。
以治疗林先生为例,“三师”在糖尿病管理中各司其职:杨叔禹对林先生望、闻、问、切后,认为他体内还有湿热,开出“半夏泻心汤”中药汤剂治疗;内分泌专科医师根据林先生的检查情况将他服用的降糖药减少到3种;健康管理师全程指导林先生的用药、饮食、运动及监测,主动随访。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林先生的血糖、血压等关键指标控制满意,各种症状及不适改善显著,还减少了药费。
健康管理师陈玲炫介绍,线上持续管理是“三师共管”的一大亮点,“三师共管”团队通过信息化管理软件与糖尿病患者保持院外联系。患者在家就能实现血糖仪与线上管理软件双向连接,实时记录血糖信息,一旦血糖指标出现危急值,系统会自动警示。健康管理师通过信息化管理软件对患者院内就诊信息和院外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情况等信息进行持续管理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医师,及时干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