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猪器官移植 科幻还是未来新篇章

作者:温福利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 兽医师

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您敢想吗?这不是笑话,而是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一个被称为“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领域。

对于因各种疾病造成器官损坏或功能丧失的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现有的器官捐献量远不能够满足患者需求。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可实际完成移植的却不足2万例,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等不到合适的移植器官而死亡。在这样的背景下,异种器官移植成为一项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技术备受关注,那么异种器官移植如今进展到底如何呢?

异种器官移植即将猪等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类患者体内,为长远解决器官短缺这一问题提供了潜在的方案。2024年5月1日起,全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为我国器官移植提供了更加规范的法律基础。早在2018年,就有关于《异种移植临床研究指导意见》,2024年8月7日,网络首发了《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24版)》,以上法规和共识为推进异种器官移植从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亚临床研究到最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序、科学规范的指导意见。

17世纪,法国医生丹尼斯(Jean Denys)将羊血输入人体,开启了异种移植先河。从1906年开始,临床医师多次尝试将羊、黑猩猩、猴子、兔子的肾、心、肝等器官移植给人类,但很快出现排斥反应而宣告失败。这就像是一个国家不允许外来者随便进入,并采取措施驱赶或消灭这些外来者一样。当我们的身体遇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不高兴”,然后“攻击”这些外来物,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近年来研究发现,猪的食性、代谢水平、体温、心率以及一些器官的“性能参数”和人类比较相近,被认为是理想的供体动物。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CRISPR-Cas9等技术的应用,对供体猪进行精确的基因修饰已成为可能,这为提高异种器官与人类受者之间的免疫兼容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2022年1月7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成功地将10-基因编辑猪的心脏移植到患有终末期心脏病的成年患者体内,这应该是活人患者首例。就在今年3月份,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科研团队成功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手术,他们将一只6-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了一位脑死亡患者体内,术后24小时移植肝脏功能正常。这些案例的成功为异种器官移植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希望,但也面临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克服排斥反应、控制炎症反应、调节凝血紊乱、提高移植物生理相容性、重视种间感染风险、优化免疫抑制方案、选供体基因编辑类型、选择适宜受者人群、完善异种移植指南、明确大众认可度等。

尽管异种器官移植已经开始临床实践,但采用猪作为人类器官异种移植的供体来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积累猪-非人灵长类动物之间大量实验数据后才能最终过渡到猪-人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仍需要仔细评估异种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解决异种移植现存的难题和风险。

异种器官移植将是下一个伟大的医学革命,相信随着基因修饰技术和免疫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终将克服器官移植资源匮乏的困境,实现异种器官移植的伟大梦想!

(作者:温福利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 兽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