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妊娠期糖尿病VS普通糖尿病

作者:王雪春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产科 主治医师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孕妇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尽管它的名称中有“糖尿病”,但与普通糖尿病存在显著差异。

定义与基本概念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在怀孕24~28周时,出现的高血糖状态。普通糖尿病则泛指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的各种类型,通常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发病机制与风险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这些激素增加了胰岛素抵抗。风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较大(尤其是35岁以上)、超重、家族糖尿病史等。普通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则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且与遗传、饮食及运动习惯密切相关,其影响并不限于孕期。

临床表现与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如多饮、多尿和体重变化,但妊娠期糖尿病可能还会伴随羊水过多和胎儿生长过快等特定症状。诊断方法上,两者有显著区别。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筛查,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依据不同血糖标准进行确认。具体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5.1mmol/L(92mg/dL),1小时血糖≥10.0mmol/L(180mg/dL),2小时血糖≥8.5mmol/L(153mg/dL)。如果孕妇在检测时符合上述任一标准,就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与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虽然与普通糖尿病相似,包括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但其重点在于控制血糖,以避免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常首先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来管理血糖。如果这些方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在用药方面相较于普通糖尿病更加谨慎,主要推荐使用胰岛素,许多口服降糖药被认为可能对胎儿有风险,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常见的口服有关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尚无充分的安全性数据,故而在孕期一般不推荐使用。孕妇在抗糖尿病治疗中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做好全面的健康管理。

对母婴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如未有效控制,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引发胎儿过大(巨大儿),存在分娩难度增加、早产及畸形等潜在风险,影响其成长发育。对孕妇的影响包括短期内妊娠高血压、感染风险增加等。虽然许多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生产后,血糖水平会迅速恢复到正常范围,但研究显示,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因此,建议在产后6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进行糖耐量测试,以排除是否发展到了2型糖尿病。

预防与未来展望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合理体重、均衡饮食和进行适度锻炼。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越来越先进,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有效的手段来降低其发生率和改善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孕期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鼓励孕妇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遵循医务人员的指导进行科学管理,以保障母婴健康。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一环。

怀孕是一个特殊而又美好的时期,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每位准妈妈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作者:王雪春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产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