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节假日 “糖友”如何饮食

作者:冯敏 福建省老年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我国是饮食大国,在节假日少不了美味佳肴,但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大挑战。每年都会有“糖友”因为节日期间饮食不当导致血糖明显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入院。那么,“糖友”们节假日该如何合理健康饮食,安度佳节呢?

一天吃几顿饭合适

为了避免血糖骤然升高,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保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在每日总热量和进餐次数形成规律以后,各餐的分配量不能随意变动,否则会打乱体内的代谢,不利于糖尿病控制。很多降糖药物的使用都和进食有很大的关系,进食时间分配不合理或者未按时服药都会造成血糖波动。因此,节假日期间“糖友”们尽可能一日三餐,三餐之中,每餐间隔4~6小时为宜,尤其是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注射后要先吃主食,避免发生低血糖。

看见大鱼大肉怎么办

节假日聚餐时餐桌上常常是鸡鸭鱼肉等重油重糖的食物居多,“糖友”可能认为只吃肉就没关系,其实经过烹饪的肉类菜中的油也不少,容易升高血糖。饮食上“糖友”们可以适当吃一点,需要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进食动物性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可适当多摄入高膳食纤维食物,如芹菜、空心菜等。另外,对于过于油腻的菜肴可以用白开水涮一下再吃,以减少油脂的摄入。肉类宜选择瘦肉,不吃肥肉及荤油,可以多选择禽、鱼肉,少吃动物内脏等。

只吃菜不吃主食可以吗

有的“糖友”遇上节假日丰盛的菜肴,只吃菜而完全不吃主食,这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三大营养物质中,主食是我们身体最直接的供能物质,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者分泌不足,导致糖类不能充分被利用,尤其在血糖特别高的状态下,身体需要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如果过度限制主食的量,身体会动员蛋白质和脂肪来供能,导致身体代谢脂肪和蛋白质产生酮体,过多的酮体积累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另外,不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

别人给我敬酒怎么办

聚餐时,“糖友”并非完全不能饮酒,但其间“糖友”要尽量避免主动饮酒,且要告知他人自己的病情,不宜过量。因为饮酒时,酒精的摄入会使肝脏代谢酒精的同时,影响血糖的代谢,导致血糖水平上升。此外,饮酒时,大量乙醇直接进入血液,刺激胰岛素分泌,容易导致低血糖。如果在一些必须饮酒的场合,必须遵循适度原则,建议葡萄酒的饮酒量不超过100毫升,啤酒的饮酒量不超过350毫升,每周不超过两次。同时饮酒时一定要配合进餐,避免发生低血糖。

水果能吃吗

节假日的茶余饭后,水果自然是少不了。是否可以吃水果呢?这取决于“糖友”的血糖状态,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进食升糖较快的食物时,极易引起血糖紊乱,所以高血糖状态下是不主张吃水果的,可以吃一些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来代替水果。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条件下,可适量进食水果,时间一般选在两餐之间,选择一些升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比如柚子、木瓜等。不宜吃水果类加工产品,如果汁、水果罐头等。

聚会不小心吃多了,把药量加大靠谱吗

聚餐时,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是不是可以通过加大降糖药的药量来补救呢?这种做法可行,但不建议自行调节,会存在潜在的用药危险,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随意增加胰岛素用量,这样使血糖波动过大,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口服用药如果随意增加剂量,药效未必相应增加多少,反而会增加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因此,“糖友”不小心吃多了,可以根据自身的血糖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盲目加大药量绝非明智之举。

总之,“糖友”们在节假日注意饮食细节,牢记饮食原则,在健康饮食的前提下,劳逸结合,适度活动,按时用药,及时监测血糖,才能保证过一个健康、祥和、安全的佳节。

(作者:冯敏 福建省老年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