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重症患者为什么被“约束”

作者:张美兰 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在重症监护室(ICU)这个生命与死神较量的战场上,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患者被“五花大绑”,这一幕或许让许多家属心生疑惑与不安。然而,这并非对患者的惩罚或忽视,而是一种充满关爱与责任的医疗措施——保护性约束。今天,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而温馨的故事,揭开重症患者被约束背后的科学道理。

张阿姨因突发心脏病被紧急送入ICU,病情危重,身上插满了各种维持生命的管道。在刚进入ICU的那几天,张阿姨由于病情导致的谵妄和躁动,多次试图拔掉身上的导管。这不仅让她的病情雪上加霜,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张阿姨的安全,医生决定对她实施保护性约束。起初,张阿姨的家人对此十分不解,甚至感到心疼。但在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和细心照料下,他们逐渐理解了这一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症患者为何需要约束

1.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重症患者身上往往留置有多种生命支持管道,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这些管道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一旦意外拔除,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存在拔管倾向的患者,保护性约束成为必要的安全措施。

2.保护患者免受伤害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常因病情严重而出现谵妄、躁动、意识不清等异常症状。这些状态下,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减弱,可能会无意识地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如胡乱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或撞击周围物体造成外伤。为了保护患者免受这些意外伤害,医护人员会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通过合理且谨慎地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如使用约束带或约束衣,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因失控行为而自伤。这种保护性约束不仅是对患者身体的直接保护,更是对其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确保了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安全度过危险期。

3.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重症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种医疗设备的辅助,如呼吸机、血透机等。保护性约束能够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保持稳定的体位和状态,避免因患者的不配合而影响治疗效果。

4.符合医疗伦理与法规

保护性约束并非随意实施,而是有着严格的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依据。在实施前,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约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医护人员会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约束的原因、目的和注意事项,征得他们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并重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并非简单粗暴的“捆绑”,而是充满了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的细致工作。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和方法,如使用柔软的约束带、保持肢体功能位等。同时,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感受,及时调整约束的松紧度和时间,确保患者在安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舒适和尊严。

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而保护性约束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承载着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的尊重与守护。当我们看到那些在ICU中被“束缚”的患者时,不妨多一份理解与支持。因为在那看似冰冷的约束之下,隐藏着的是医护人员对患者无尽的爱与关怀。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重症患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有尊严的治疗环境。

[作者:张美兰 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