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化名)是一名35岁的体育老师,平时身体健康。上周日晚,小王如常在KTV引吭高歌,飙到高音时,突然晕倒在地上,感觉右手和右脚完全无法动弹,于是被好友送往医院。小王很快被医生确诊为“脑中风”,经过紧急“脑取栓”手术,右侧肢体的活动在两天后恢复正常。大家就纳闷了,“脑中风”不是老年病吗?小王平常身体健康,为什么会“脑中风”呢?
卵圆孔未闭与脑中风
心脏就像我们的家,有多个房间。心脏可以分为心房和心室,其中心房又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卵圆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是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心脏血液供应通道。在我们出生后,血液供应通道会改变,卵圆孔自然闭合。如果年龄超过3岁,卵圆孔还未闭合,就称为卵圆孔未闭。
长期以来,因为卵圆孔很小,直径只有1~2毫米,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对心脏功能没有影响,觉得它“无关紧要”。然而,近十多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脑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面我们提到了左心房和右心房,详细地讲,左心房的血液新鲜而富有营养,右心房的血液则有许多杂质(栓子)。在身体的一些特殊情况下,右心房的血液杂质会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从而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引起脑中风。
在脑中风前,这类患者有什么特殊表现
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在脑中风前,往往有以下临床表现:①年纪轻轻,30~50岁,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但经常突发头晕、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无力、麻木,可以自行缓解;②时常感觉偏头痛(一侧头痛),头痛在发作前,常常有看东西模糊或听力异常,合并怕光、怕风。患者常常做了很多检查又查不出头痛的原因。
腹部用力、下蹲站起,往往是这类患者诱发脑中风的动作。因此,像小王那样唱高音,或用力排便、排尿,或潜水憋气等动作,都是这类患者容易导致脑中风的“高危”动作。很大一部分脑中风患者,会留下终生的残疾。30~50岁的黄金年龄,就失去劳动力,对国家、社会、家庭都是莫大的不幸与负担!
卵圆孔未闭如何检查
卵圆孔未闭无法通过胸片、CT发现,只能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出,因此常被遗漏。成年人卵圆孔未闭的比例有多高呢?有20%~25%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不完全闭合,这一比例比较大家所熟知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人群还要高呢。
所有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吗
并不是!如有您有上述的临床症状,加之心脏彩超发现卵圆孔未闭,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它在患者安静状态以及深吸气动作并憋气后,通过肘关节静脉注射微小气泡。一个特殊的仪器会连接在我们大脑的太阳穴,检测脑血管中是否出现微小气泡。如果心脏存在孔隙,例如卵圆孔未闭,微小气泡就会通过这个孔隙,从右心房到达左心房,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袋,从而被检测出来。
卵圆孔未闭如何治疗呢
如果患者上述两项检查都有异常,神经内科和心内科的医生团队会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医生团队会在介入手术室,为患者进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手术。通过穿刺股静脉,置入一根直径只有2毫米的导管到心脏,将形似“活塞”的封堵伞送到患者的心脏进行封堵。
(作者:蔡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