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这个冬天,血压怎么过?

作者:吴佳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B8区心血管内科 护师

冬季骤然而至,高血压发病率陡然上升,怎么办呢?跟我来:

1.低温袭人,我不怕,防寒保暖,我在行

血管有“热胀冷缩”的特性,遇冷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遇热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故天气骤冷,或早晚温差较大的换季时节,血压升降幅度较高。老年人主要的表现以收缩压(高压)升高为主;而年轻人以舒张压(低压)略微上升为主要表现。故应注意保暖,抵抗气温变化。

2.一时贪嘴,高血压,时时克制,就治它

冬季天寒地冻,忍不住多吃,火锅盛行,高油高盐高脂,血压也悄悄上升。我们应时时克制,遵循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

第一,避免进食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饮食。忌浓茶、咖啡、戒烟限酒。

第二,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避免血压升高。

第三,限制钠盐。钠离子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故控制食盐的摄入量(5克以下),限制含钠多的食物,如腌熏食品和味精等含钠高的调料。

第四,选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大豆和豆制品等。鱼类蛋白质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使尿内钠排出量增加,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可预防中风。

最后,起床后的3~4小时是每天血压的高峰期,可在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清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以防心脑血管意外。

3.我的血压,我知道

正常健康的成年人,血压在一天中不断变化。血压值有两个峰值和一个谷值,峰值是每天血压的最高值,即早晨的7—9点和下午的2—4点。谷值是24小时中的血压最低值,常在夜间睡眠期间。但是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血压出现异常波动,峰值和谷值紊乱,如夜间高血压的患者,峰值在夜间。血压还有季节的变化,一般夏天由于出汗、血管扩张等原因血压会偏低,冬季血压会偏高。

故监测自我血压波动才能及时调整用药,预防血压升高。

4. 运动不可少,适量才最好

适当的锻炼可助控制血压。冬季可选室内运动,避免在寒冷的室外进行剧烈运动。可遵循“三个半小时”原则:即,早起后运动半小时,运动量因人而异,可选择打太极拳、瑜伽,或其它;中午睡觉半小时,下午会感觉精力充沛;晚饭后休息20分钟,后慢步走半小时,可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洁净的公园、河边或湖边。

5.调节情绪,规律生活

情绪波动也能影响血压,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对于控制血压亦很重要。

6.用药不由我,血压照样过

第一,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及降压药效果,若有必要可在咨询医生意见后更换药物品种或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使用降压药期间,若突然起立、劳累等,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可能昏倒,如,脑血栓、脑出血、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这主要是由于夜间体位突然变化,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神经调节慢,更易发生危险。故可遵循“三个半分钟”的原则: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再下床活动。

第三,巩固疗效。经药物治疗血压恢复正常后,不能急于停药,应小剂量维持,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反跳、心悸、烦躁或心动过速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冬季预防高血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综合管理来控制,这个冬天,血压稳稳过。

(作者:吴佳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B8区心血管内科 护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