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揪出缺铁性贫血背后的元凶

罗娟莉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立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铁是几乎所有生命体代谢的关键元素,它在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大多数铁存在于循环红细胞内。铁缺乏症(ID)和缺铁性贫血(IDA)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据WHO统计,全球1/4人口有贫血,在贫血人群中,大多数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在我国,0~14岁儿童IDA患病率高达约19.9%,18~49岁女性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占比高达72.2%,存在铁缺乏风险。ID/IDA是非常普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储铁缺乏是铁缺乏的最初阶段,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的最终阶段。对儿童而言可导致其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迟缓、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周围不感兴趣、学习能力降低。

成人可出现易疲劳、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头痛、耳鸣心悸、易感染、冷漠呆板等表现。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口炎、舌炎、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脱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和反甲,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异食癖。孕期可能引起早产、新生儿体重偏低。

部分研究显示,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还可能与工作能力下降、不宁腿综合征等多动综合征、儿童屏气发作、感觉异常、萎缩性鼻炎、脱发等相关。

缺铁性贫血病因知多少

明确缺铁后可予补铁治疗,但只有明确病因,缺铁性贫血才可能根治,有时缺铁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

ID/IDA病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生理性缺铁常见于需要量增加或摄入不足。婴幼儿铁缺乏最常见的原因是膳食中铁不足。儿童、青少年、妊娠期、月经丢失、EPO治疗期可致铁需求量增大。

铁摄入不足,可见于长期素食、饮浓茶、浓咖啡、红酒;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减重术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可致胃酸不足;小肠黏膜疾病、慢性腹泻、乳糜泻等可减少铁吸收量。

病理性铁缺乏原因包括吸收不良、慢性失血等。约1/3的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出现IDA时存在基础疾病,最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肿瘤、息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均可造成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性血友病、痔疮等可致肠道失血。

IDA是女性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据统计,2015年全球非妊娠期女性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9%。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妇科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宫内置节育器等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异常阴道出血。部分恶性肿瘤患者铁调素水平增高,可致铁释放障碍。

肾癌或膀胱癌等肿瘤类疾病;血吸虫病、病毒感染、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肾结石、膀胱结石等泌尿系结石可致失血。肾功能衰竭者,影响铁的摄入、吸收、骨髓造血,反复血液透析铁丢失,故慢性肾脏病可合并ID/IDA。

心力衰竭者胃肠道铁摄入减少、胃肠道黏膜出血几率增加、EPO生成不足、炎性因子分泌增多抑制铁吸收及释放,可引发ID/IDA。

血管内溶血,如PNH、心脏机械瓣膜、疟疾等导致红细胞破坏。肺部肿瘤、肺脓肿、肺真菌感染、肺结核等伴咳血致呼吸系统失血。慢性炎症可使铁调素水平增高,铁吸收减少。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对于确诊ID/IDA的患者均应积极寻找病因。胃肠道检查可行粪隐血、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肠镜检查等。月经过多者行妇科检查。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提示炎症或肿瘤性疾病相关贫血。注意排除克隆性造血在内的多种因素引起的贫血。铁剂难治性IDA的患者应进行TMPRSS6基因检测。

青少年、育龄期女性和哺乳期女性的摄入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补充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寄生虫感染患者应进行驱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应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应进行抑酸护胃治疗等。使用铁锅烹饪也可提供外源性铁。ID/IDA明确缺铁后可予补铁治疗,病因繁多,除铁剂治疗之外,寻找并祛除,缺铁性贫血才可能得到根治。

(作者:罗娟莉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立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