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肌少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不少见,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的逐渐下降。常见的有瘦胖子,表现为腰围超标,四肢瘦小。不仅仅影响糖友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跌倒、骨折等。
病因
1.高血糖状态: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肌肉组织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影响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引起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
3.营养不良: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肌肉组织的合成和修复,进一步加剧肌少症的发展。
4.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组织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刺激,从而引起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
5.药物因素:一些降糖药物和胰岛素也可能对肌肉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
1.运动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步履蹒跚、行走缓慢,容易在运动过程中跌倒等。
2.上肢力量减退:表现为拿不起重物等。
3.呼吸困难: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力量减退,导致呼吸困难。
预防与治疗
1.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特别是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如虾仁、扇贝、黄豆、牛里脊等。肾功能正常补充蛋白质的剂量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
2.每日饮用300~500ml的牛奶或摄入等量的奶制品,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保证食物多样性。
3.运动疗法:推荐进行抗阻力训练,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如每周2次的抗阻运动(每次3~5 组,每组10~15分钟)和每周2~3次的有氧运动/平衡运动(每次30分钟),运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或骨折等。抗阻运动项目包括弹力带训练、举重、卧推、重量训练设备、肌肉强化训练、壶铃及抗体重运动等;有氧运动项目包括步行、快走、慢跑、太极、八段锦、五禽戏、健身舞、跳绳、韵律操、竞走及骑自行车等;平衡运动项目涉及平衡车、平衡木、平面支撑及普拉提等。
4.血糖监测与控制: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以减少因血糖波动导致的肌肉损伤;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时,需密切关注其可能对肌肉组织产生的负面影响。
5.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肌少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能够改善肌肉质量和力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6.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避免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
7.积极治疗糖尿病及其他与肌少症相关的基础疾病。
8.定期体检与筛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肌少症简易五项评分联合小腿围问卷(SARC-CalF)进行自我筛查。若筛查阳性,则需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诊治。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查可测量全身脂肪和肌肉含量,有助于肌少症的诊断。
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并发症。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运动疗法、血糖监测与控制、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一病症,提高老年糖友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峰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