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69岁的赵阿姨(化名)被紧急送至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此前三周,她因咳嗽、咳痰并伴有发热症状,在家附近医院按肺炎进行抗感染治疗,然而,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
转至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当天,急诊科紧急为她进行了气管插管,第一时间做了流感检测,显示为阳性,综合判断赵阿姨细菌性肺炎合并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于是迅速采取措施,立即增加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方案,目前赵阿姨的病情正处于密切观察之中。
该院急诊科郑小虎主任医师介绍道,赵阿姨体重较重,患有高血压,自身免疫功能较低,属于重点易感人群,且加上此前对甲流警惕心不足,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才发展得如此严重。
他提醒道,目前该院急诊科接诊的甲流患者比例确实较上两周有所上升,甲流虽然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心肌炎等,不少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在家都已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还伴有反复咳嗽咳痰,或者胸闷气喘等症状,要高度警惕病毒性肺炎或者合并其他感染的可能,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确诊到底是哪种病原体,早期进行胸部CT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社区与卫生院可起到分流作用
无需盲目囤药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前沿阵地,近期也接诊了不少甲流患者。
在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检验师周玲玲为记者展示了流感抗原检测试剂,她说,目前中心多采用此类咽拭子检测,15~2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这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确诊的时间,能让患者更快接受相应治疗。
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副主任柳虹告诉记者,从数据看,近期接诊的甲流患者比例相较于之前有明显上升。元旦当周该中心因上呼吸感染来就诊的居民有600多人次,检测结果显示其中约40%患者为甲流,上周这一比例略有下降。
柳虹书记表示,在药物储备方面,大家无需担忧,目前,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感药物充足,像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这两种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不仅准备好成人剂型,也有儿童专用剂型,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同时,各类中成药也储备齐全,如具有舒缓止咳功效的药物,还有连花清瘟、疏风解毒、蓝芩口服液以及四季抗病毒等,“社区完全可以起到分流作用”。
11日,在闽侯县总医院急诊科,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她告诉医生,之前女儿显示甲流阳性抗体,但因为女儿没症状,自己就没注意,没想到昨天开始发烧、全身酸痛,这才赶紧来医院。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月华表示,该患者的女儿此前刚从甲流中康复不久,但甲流病毒是有潜伏期的,所以在女儿痊愈后,家人还是被传染了,过了一段时间症状才暴发出来。
陈月华主任医师为该名患者做了血常规检查,确诊流感后,为其开了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陈月华表示,目前发烧住院人员比例较此前有所上升,但县总医院及各卫生院药品储备都较为完善,虽然卫生院没办法做流感抗原检测,但他们也会根据症状判断看是送到总医院还是先行服药。市民的警惕性也较高,大多会及时就诊。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加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针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人口流动、密集流动等情况,郑小虎主任医师建议,大家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增强免疫力,多晒太阳,注意休息,避免疲劳,扎实打好身体“基本功”。
如果已经确诊流感、有发烧症状的,建议就地治疗,待身体好转后再坐高铁、飞机回乡,一是避免患者旅途奔波,或者在生活、气候上的改变,对身体防疫力造成影响,使病情加重;二是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更多人。
此时打疫苗仍是最佳时期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王丽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
此前,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强调了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胸部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谢宝松表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发生重症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抗体可达到保护性水平,因此建议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若在流行季来临前未完成接种,整个流行季也可以接种。优先推荐“一老一小一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一老”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小”即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一弱”主要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