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误吞异物?食管危机不可忽视

作者:王捷阳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胸外科 医师

什么是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是指任何非正常存在于食管内的物质,可能是由于误吞、意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这种情况在儿童、老年人和某些职业人群中更为常见。食管异物可能包括硬币、骨头、牙签、假牙、小玩具等,甚至某些未完全咀嚼的食物。

食管异物的危险性

食管异物可能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

1.食管梗阻:异物堵塞食管,导致食物和液体无法正常通过。

2.食管损伤:尖锐异物如鱼刺或牙签可能刺穿食管壁,引起食管穿孔。

3.感染:滞留的异物可能引起局部炎症或感染,甚至形成脓肿。

4.窒息风险:大块异物可能影响气道,导致呼吸困难。

常见症状

食管异物的典型症状包括:

吞咽困难:患者感到食物或液体无法顺利通过食管。

胸骨后疼痛:常伴有刺痛或压迫感。

流口水:无法吞咽口水可能导致流涎增多。

呕吐或恶心:部分患者可能因异物刺激而出现呕吐。

咳嗽或呼吸困难:当异物接近气道时,可能出现咳嗽或窒息症状。

异物感: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骨后部有异物停留的感觉。

处理方式

1.保持冷静,不要尝试自行取出异物,不恰当的动作可能使异物更深地嵌入食管,甚至损伤周围组织。

2.立即就医 若出现吞咽困难、剧烈疼痛或呼吸困难,应尽快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儿童和老年患者需特别关注。

3.医学检查与诊断:

X光检查:能够检测出金属或骨质异物。

CT扫描:在某些复杂情况下,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异物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内镜检查:既能确认异物位置,又能在必要时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内镜取出: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食管镜将异物安全取出。

手术:如异物造成食管穿孔或无法通过内镜取出,可能需要手术处理。

其他方法:某些特殊情况可通过药物或体位调整来帮助异物通过。

处理后的观察 在异物取出后,患者可能需要短期观察,尤其是存在食管损伤或感染风险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预防并发症。

特殊案例

儿童食管异物

儿童是食管异物的高发人群,常因误吞小玩具、硬币或纽扣电池引起。纽扣电池具有强腐蚀性,一旦卡在食管内,会在短时间内对组织造成严重损害,需要紧急处理。

老年人食管异物

老年人由于咀嚼能力下降或佩戴假牙,容易吞咽较大块的食物或假牙碎片,应特别注意饮食安全。

职业相关食管异物

某些职业(如厨师、渔民)因工作环境可能更易接触尖锐物体(如鱼刺),需要特别小心。

预防措施

食管异物虽然常见,但完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有效预防:

进食时注意

细嚼慢咽:避免匆忙进食或大块吞咽食物。

避免边吃边说:减少误吞的可能性。

妥善保管小物品

将硬币、小玩具、针等物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关注特殊人群

老年人佩戴假牙时,应注意假牙的稳固性,防止误吞。

对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提供适合的饮食形式,如软食或流质食物。

教育与引导

对儿童进行教育,告诉他们不要将小物品放入口中。

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增强防护意识。

温馨提示

食管异物虽然听起来不算严重,但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一旦怀疑发生异物卡顿,应避免使用偏方或盲目干预,而是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提高警惕和合理预防,我们可以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作者:王捷阳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胸外科 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