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众多医院普遍追求“大而全”的氛围下,漳州市芗城中医院领导班子在深入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和医疗需求变化后,冷静理性地走上“小而美”的中医院的发展道路,展现出“小而有为”的独特魅力。
另辟蹊径
小而美的区级中医院
“大医院在外科、急诊科等方面竞争力强,我们发挥中医特色走‘小而美’的路线更契合实际。”芗城中医院负责人韩文松坦言,芗城中医院面临和其他基层中医院同样的困境,“首先是定位尴尬,我们的中医特色未充分彰显,西医水平又不及综合医院,在医疗体系中两头均无优势。由于城市人口流动性大,服务对象也随之减少,就诊比例呈两头重中间小的态势,患者多倾向于基层卫生院的便利性或三甲医院的优质技术,使得像芗城中医院这样的基层二级医院业务总是不温不火。同时,分级诊疗制度虽已建立,但实际操作方面,患者还是喜欢往大医院跑,致使城区基层二级中医院的发展较为困难”。
近年来,老年人口比例的逐步上升、儿童数量的相对减少,使得医疗服务的重点悄然发生转移,康养领域的需求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民众的医疗观念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从过去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逐渐向预防为主、注重健康管理的方向转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一文统计,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5.4亿,比上年增加3.1亿人次(增长25.3%),其中中医类医院7.9亿人次(占51.2%)。犹如中医把脉,医院负责人韩文松与领导班子成员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脉搏的跳动,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除了内科、外科、治未病科等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芗城中医院还拥有骨伤科、针灸科、脾胃病科3个中医类重点建设专科和吕慎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在“治未病”领域,芗城中医院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术功底,通过细致入微的体质辨识,精准地洞察人体潜在的健康隐患,从根本上为芗城周边的群众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调理方案。
“在发展建设ICU等要投入较高成本的大科室,我们目前没做。”
不仅如此,芗城中医院还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视为重中之重。焕然一新的医院大门、精致的园林绿化小品、宽敞明亮的综合门诊大楼、便捷的停车场、鲜明的中式中医风格,百余种名贵中草药种植的“百草园”……让患者在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便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关怀。在医疗服务方面,医院致力于优化门诊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在门诊阶段高效地解决常见的、轻度的健康问题,避免了烦琐的住院手续和漫长的等待时间,真正实现了医疗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小而有为
初有成效 获患者认可
目前,芗城中医院的“小而有为”思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尤其是他们在当地首设的“夜间门诊”很受欢迎。
“做完针灸和肩颈推拿后,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同事都说我精神状态好了很多!”50多岁的黄老师因更年期睡眠不佳引发头痛,又因长期低头批改作业导致脊柱问题,经常躺下后身体酸痛、睡眠质量差,听同事说芗城中医院开展了夜间门诊,下了班之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芗城中医院就诊,发现效果真不错,连着去了一个月。“有时候去得晚,医生都要下班了还给我做针灸,服务是真好!”黄老师还说,因为医保报销中医药力度较大,费用方面负担较轻。
夜间门诊开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晚上5点半至9点半。主要以传统针灸、推拿、耳穴压豆、刮痧、中药熏洗等适宜技术为核心,融合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咨询等中医特色服务。自2024年10月28日开设“内科中医理疗夜间门诊”和“妇产康复夜间门诊”以来,其因满足了患者错峰就医需求,甚至出现了排队人数超过白天的火爆场景。
该院夜间门诊开诊后,每夜都能有数十人次的门诊量,许多患者成了固定客源。而采取理性和综合的管理之后,该院的日门诊量也从200多人次增加到了300多人次。
“开设夜间门诊追求的目的是让上班族不误工、学生不请假、老年人不落单!”谈到夜间门诊,韩文松认为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又为年轻员工增加历练机会,提高绩效收入,促进技术提升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增加医疗收入,优化服务覆盖面。
“小而有为”成果初显,离不开芗城中医院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以人为本是医院核心理念,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韩文松表示,医院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量和治疗效果,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以此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还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深入挖掘民间各种传统中医流派的技术力量,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前来指导交流,为中医特色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乘势而上
小而有为的未来深耕路
记者了解到,芗城中医院自1958年建立起,历数十载栉风沐雨,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如今,医院拥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医护团队,共计25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76人,每日门诊量稳定在300多人次。当下,领导班子希望通过努力,提升患者就诊人次,更好服务百姓。
面临压力,芗城中医院的“小而有为”发展思路依然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韩文松认为医院有三大深耕方向需要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支持与帮助,助力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强化人才建设投入,以解决医院自行培养人才成本高、易流失的问题;其次是增强外环境建设,完善中医相关的社会基础建设配套,营造中医院良好发展环境。再次针对医保报销,我们也会在协同医保政策推进的同时,联合医保部门合理提高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收费,细化报销目录,医保报销内容纳入更多中医康复、治未病项目,以发挥医院的中医优势。最后,希望加强分级诊疗落实,让患者合理分流到各级医院就诊”。
城区的二级医院,它们处于三甲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夹心层”。由于他们是患者眼中的“小医院”, 城区二级医院生存不易,二级中医院更不易。
芗城中医院的“小而有为”的发展道路,正是当下如何破解困境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