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许烨婷
清代青花“春”字铭灵兽脉枕、手绘中草药、龙骨、初版的福州市中药饮片炮制加工规范……
1月21日,“身在中医——中医药的奥秘与智慧”特展在福建博物院1号展厅隆重开展。本次展览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与福建博物院联合主办,展期至2025年6月。
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郭宇博,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林学理,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郑东育,福建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鄢震凌,福建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郭武,福建省科技馆副馆长许琪出席开幕式活动,开幕式由福建博物院院长楼建龙主持。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经年累月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知生命、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等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它不仅是一门医学技术的传承,其所承载的中医药文化更是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等具体诊疗方法,以及“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均来源于人们长期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又反过来引导人们践行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文化已经传播到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200余件文物,分“春生·富含哲思的中医理论”“夏长·源远流长的中医历史”“长夏养·未病先防的中医养生”“秋收·以草为本的中医药治”“冬藏·多管齐下的中医诊疗”五大部分,从阴阳五行到经络穴位,从本草方剂到针灸推拿,从疾病预防到中医养生。通过藏品与图文
并举、观众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体系的独特魅力,系统阐释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讲好中医故事,树立中医自信,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信任中医药,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中医拥抱时代,让时代理解中医。让参观者体会到生活无处不中医、中医处处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