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1月以来,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多项保障改善民生政策出台。
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要统筹当前和长远,综合考虑城乡融合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完善建设布局,为群众就近就医提供更大便利。要着力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健全临床科室设置和医疗设备配备,扩大基层用药种类,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升慢性病和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康复能力。
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5方面24条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审评审批资源更多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倾斜,加大中药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品、儿童用药品、首个化学仿制药及独家中药品种给予一定的市场独占期。
取消、规范公立医院预交金,3月起实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2026年底前全面实现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要求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
基本医保将放开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医疗保障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明确大力做好劳动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应参尽参。推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
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医疗保障质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医疗保障质量的通知》印发,加快推进高校学生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扩面,为高校学生参保创造便利条件,为学生参保缴费提供便捷服务。
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生育友好医院在助产医疗机构中的比例力争达到90%。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到2030年,儿童友好医院在提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里占比有望达到90%以上。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