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是指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干预对预防失能和减少住院并发症至关重要。针对糖尿病性肌少症,营养与运动综合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改善策略。糖友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样科学有效进行营养和运动康复吧。
营养支持
1.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肌肉的基本构成元素,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于维持和增加肌肉量至关重要,建议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或含蛋白质的饮食,如鱼、鸡肉、豆制品和低脂乳制品等。肾功能正常补充蛋白质的剂量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且优质蛋白比例为50%以上。
2.建议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含亮氨酸或β-羟基-β-甲基丁酸的食物,如乳清蛋白等。
3.能量充足:选择全谷物、豆类和根茎类蔬菜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这些食物富含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建议增加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等。
5.建议摄入含ω-3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深海鱼油、海产品等。
6.维生素D:维生素D含量正常的肌少症患者无需补充维生素D,缺乏者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
7.进餐方式:能口服的糖友首选经口进食,不能进食的糖友可遵医嘱进行肠外营养。
8.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严重代谢紊乱的糖友,在日常进食的同时,可遵医嘱进行口服营养剂的补充。
运动干预
有研究表明不同运动类型合理结合对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比单一运动方式更强,并能改善糖脂代谢,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低度炎症。
常见的运动类型包括:抗阻运动、有氧运动、柔韧性运动和平衡、协调性运动等。抗阻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弹力带练习、器械练习、徒手练习等,具体项目包括弹力带训练、举重、卧推、重量训练设备、肌肉强化训练、壶铃及抗体重运动等;有氧运动项目包括步行、快走、竞走、慢跑、上下台阶、登山、游泳、水中运动、健身舞、跳绳、韵律操、球类运动及骑自行车或功率车,以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扭秧歌等等,步行是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有氧运动方式;平衡运动项目涉及平衡车、平衡木、平面支撑及普拉提等。许多下肢和核心抗阻运动也可作为平衡性运动,如踝泵运动、提踵运动(踮脚尖运动)。
具体建议
1.糖友健康状态依年龄、病程、并发症合并症、用药及体力活动习惯等而存在较大差异。运动前应进行医学评估、运动能力评估等。
2.建议执行个性化运动方案,如每周2次的抗阻运动(每次3~5组,每组10~15分钟)和每周2~3次的有氧运动/平衡运动(每次30分钟)运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或骨折等。
3.八段锦或太极拳是中等强度运动,是适宜的运动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糖友,建议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 40min。
4.在运动过程中,应遵循由低强度起始,缓慢进阶至目标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包括血糖水平、握力、步速和肌肉量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和运动计划。
2.专业指导:在专业医护团队或运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营养与运动干预,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和科学的运动计划,糖友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并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糖尿病教育也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糖友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技能,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知识,有利于改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肌肉质量。
(作者:赵峰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