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揪心的名词,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在我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还在不断攀升,现患人数高达3.3亿,而且在死亡构成比中,它稳坐“头把交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幸运的是,医学技术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体外反搏治疗EECP就像一束希望之光,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体外反搏治疗是啥“黑科技”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种无创性的辅助循环治疗方法。想象一下,有一套专门的设备,在你心脏舒张的时候,也就是心脏放松休息的那段时间,给你的下肢、臀部来个“温柔的挤压”,把外周血管里的血液“赶”回主动脉。这样一来,冠状动脉和其他重要脏器就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心肌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更顺畅了。简单来说,这就像是给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加了个“助推器”,帮助血液更轻松地跑起来。
体外反搏治疗有啥好处
你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运动锻炼有啥区别呢?别急,听我给你细细道来。目前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都证实了,体外反搏治疗对身体的影响,和运动带来的好处差不多,但关键是没有运动的风险,不需要你费力去锻炼,可以说是躺着就能享受运动的福利,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躺着的马拉松”。它能改善心脑等脏器的供血,还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对于那些吃药效果不理想,或者不适合做手术、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来说,体外反搏简直就是一剂“良药”。通过体外反搏,患者能明显感觉到症状缓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真正实现“躺着”也能治病。
哪些人适合体外反搏治疗
体外反搏治疗的适用人群可不少。如果你患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非阻塞性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或者脑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帕金森病等脑血管疾病,还有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缺血性眼病、突发性耳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或精神疾病,都可以考虑体外反搏治疗。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体外反搏治疗虽然好,但也不是人人适合。比如,有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动脉瘤、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 mmHg)、出血倾向的患者,还有孕妇,这些情况就不适合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所以在决定做治疗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说清楚,让医生来判断你是否适合。
体外反搏治疗怎么进行
一般来说,推荐每周进行3~5次治疗,每次30~60分钟,35小时算一个疗程。不过,如果你心绞痛的症状比较明显,10~12小时的短疗程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疗程的长短还是要根据你的病情来定,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多数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每年做两个疗程的EECP治疗是比较合适的。
体外反搏治疗就像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手中的一张“王牌”,让患者在“躺平”的状态下也能接受治疗,治疗过程还很舒适,就像享受了一场轻松的“不劳而获”的运动,大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它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果你或你的亲友正被心血管疾病困扰,不妨和医生好好聊聊,看看体外反搏治疗是不是适合你们。在专业医疗团队的精心指导下,体外反搏治疗说不定就能成为改善你们健康状况的关键一步呢。
(作者:陈锦秋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