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腹壁形成一个排便出口,俗称“人工肛门”,其作用是临时性或永久性代替肛门排便功能。“造口人”和普通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均衡的饮食,从而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机体的日常活动。但由于肠道结构的改变,“造口人”在一日三餐上还是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术后进食原则
术后少量多餐、循序渐进。从术后早期流质,术后1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术后2~3周开始进食软食,术后1个月若无特殊不适可逐步过渡至普通饮食。
每餐间可加餐一次,每次食量以达到6~7分饱即可。
根据自己的进食感受循序渐进地增加食量,以进食后不出现呕吐、腹胀和排便困难为准。
康复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进食高蛋白、低脂、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增加机体营养,如:鸡蛋、牛肉、鱼类、虾、鸡胸肉等。
忌生冷、辛辣的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肠道不适。
避免油腻的食物,此类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消化。
少吃产气的食物:产气的食物如芝士、萝卜、豆类等会使肠道排气频繁,导致造口袋鼓胀。此时应及时将造口袋内的气体放出,防止造口袋爆掉。
少吃产味的食物:产味的食物如洋葱、韭菜、青椒等会加重大便的臭味,导致不良气味的散发。如进食有气味的食物可随身携带清新剂,防止社交时产生气味引起尴尬。
尽量避免进食粗纤维食物:防止肠梗阻。如需进食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玉米、青菜时,可将其榨汁后食用,也可将其咀嚼后吐渣。
戒烟戒酒。对于肠造口患者来说,手术后应当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造成便秘再次入院。
其他小贴士
1.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睡前进食。
2.进食时闭嘴咀嚼、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说话,防止吞入过多空气导致腹胀。
3.不可暴饮暴食。俗话说:吃得多拉得多。如果不及时更换造口袋就很容易使造口袋爆掉,出现大便渗漏。
4.注意控制体重。肥胖后肚皮增厚会导致造口周围皮肤不平整,造口底盘与皮肤贴合不紧密,容易造成漏便现象。同时,变胖后会造成腹内压增大,容易出现造口旁疝、造口回缩。
5.观察排便情况。肠造口患者除了要保证饮食结构正确,每天还要注意观察自身的排便情况。正常情况下1~2天会排便1次;若是在正常进食的前提下,3天都不排便,同时感觉到没有食欲、腹痛、腹胀等,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若是粪便比平时较硬,应当在饮食上多饮水,建议每日1500~2000ml水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
“造口人”科学食谱参考
早餐:营养均衡、易消化。参考食谱:馒头、小米粥、小馄饨、蒸南瓜、水煮蛋、炖蛋等。
午餐:要吃饱。参考食谱:软米饭、肉末茄子、红烧鲫鱼、排骨汤、西兰花炒肉片、水煮虾、炒山药等。
晚餐: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参考食谱:面条、大馄饨、鱼汤、鸡汤、鸽子汤、炒四季豆、花菜、冬瓜、番茄炒蛋等。
加餐:选择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香蕉等,但切记不可进食过多,担心不易消化的可以榨汁后食用。
总之,“造口人”的饮食需遵循 “适应肠胃、均衡营养、关注反应”原则,保持积极心态,定能更好地适应造口生活。
(作者:唐晓燕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胃肠外科8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