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白果的妙用

陈巧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药学部 中药师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肾经,主要功效为敛肺定喘、收涩止带和缩尿。

药名出处

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又名银杏,皆因形似小杏,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如银色,其骨质中种皮也是色白如银,故由此得名。此外,银杏树又名公孙树,所以白果又称公孙树子。因银杏树树龄极长,可堪比轩辕皇帝,轩辕皇帝姓公孙名轩辕,所以以公孙名之。另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少时栽下银杏,等到他成了白发老翁时,他的孙子才能吃到银杏果,所以叫公孙树。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被誉为“活化石”。

银杏不同部位入药功效的区别

银杏果:银杏果即银杏的种子,是去除外种皮的种核,白色,故又名白果。性味干苦涩平,有毒,具有敛肺定喘、收涩止带和缩尿等功效。白果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如用白果30g去壳,浸泡清水中,去除种皮,待用;猪肚1只洗净。白果放入猪肚,装入砂锅,用文火煨熟或炖熟。每天1次,分3天食完。适用于小儿遗尿。白果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核仁治喘息、头晕、耳鸣、慢性淋浊及妇人带下。果肉捣碎作贴布剂,有发泡作用;菜油浸一年以上,用于肺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杏果作用于呼吸系统,具有松弛气管平滑肌、止咳定喘、清肺祛痰的功效;作用于循环系统,具有扩张微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抑菌杀菌作用,可用于肺结核,可利尿、用于女性带下等。

银杏叶:银杏叶为银杏树的干燥叶,又名白果叶。秋季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性味甘苦涩平,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和化浊降脂等功效。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很广泛,如“黄叶为末,和面做饼,煨熟食之止泻痢”。银杏叶可“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症。银杏叶中化学成分非常丰富、复杂、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游离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杏叶中含有200多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管、营养脑细胞等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缺血、脑功能障碍等症状。银杏叶还有外用与保健作用,如银杏叶煎水外洗可缓解皮肤炎症,制成茶饮需谨慎(含毒性银杏酸),建议使用炮制后的成品。

白果的使用注意及其合理用药

毒性问题:白果含有银杏酸、银杏酚等有毒成分,生食毒性较大,食用后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紫绀等,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抽搐、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不能生食白果。

剂量控制:熟白果的食用量也需要严格控制。成人一般食用量建议控制在5~10克。儿童对白果的毒性更为敏感,应尽量少吃或避免食用。如果是将白果作为药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适用人群: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但有实邪者忌用。例如,外感风寒咳嗽痰多的患者,由于其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白果的收敛作用可能会使邪气不能外散,从而加重病情。此外,孕妇也应慎用白果,因为其成分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贮存:白果为种子类药材,含丰富营养物质,易霉变、泛油,收贮时可采用烘烤法使其充分干燥,贮藏时避免日光直射,保持通风环境,定期检查霉变、泛油情况。

银杏通过合理应用既能在临床治疗疾病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又能在养生保健方向发挥独特作用,但这些都需结合体质与医嘱科学使用,最大程度地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作者:陈巧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药学部 中药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