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DeepSeek 助力泉州医疗变革

本报记者 张鸿鹏 通讯员 张雯 曾婧琪 陈丹红 连文元 张强

近日,DeepSeek强势“闯入” 泉州医疗健康领域,当地多家医院纷纷部署,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正掀起一场医疗变革。

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学习困难门诊,小朋友在医生指导下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进行检查。去年年底,该院开设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学习困难门诊”。小朋友戴上白色“眼罩”,手持手柄完成操作后,短短12分钟,AI就能生成《注意力峰值训练测试报告》。儿科主任许白叶表示,以往传统诊断需1个多小时,如今有了AI辅助,诊断时间大幅缩短,医生能有更多精力为家长答疑解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DeepSeek接入专科医疗系统,用于脑卒中等老年患者功能评估。此前评估一位病人需2~3个小时,DeepSeek接入后节省了大量时间,让医生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同时,病患和家属可通过AI评估老人健康并实现动态随访,提升了诊疗服务效能。

今年,泉州多家医院基于DeepSeek构建了多元化应用场景。年初,福医二院在省内率先将其接入电子病历系统,系统能生成个性化诊疗方案和预后分析,还可实现影像及病历的二次审核,减轻医生文书工作负担。

泉州市中医院上线DeepSeek智能化诊疗系统,实现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同屏辅助诊疗。与传统临床相比,AI能减少人为经验偏差,借助海量文献和病例库,为医生提供“名医会诊”支持。

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部署本地化DeepSeek大模型并与医疗数据中台系统对接,已完成多个应用场景开发,如“AI病历解读”“病历文本后结构化”等,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

随着DeepSeek的应用,越来越多患者尝试AI问诊。市民苏女士分享称,输入父亲病史后,系统给出的用药建议与实际基本一致,让她觉得AI比较靠谱。

然而,对于AI问诊,也存在诸多质疑。网友担心病人隐藏病史和责任划分问题,若误诊难定责任归属。不少医生表示,AI诊疗是趋势,但替代医生还为时尚早。多地已出台办法严禁AI自动生成处方。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医生陈宜阳指出,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导致AI诊断出错,临床面诊和仪器检查仍是确保安全和疗效的关键。

泉州某医院信息部负责人表示,近期有患者拿AI建议来“对答案”,老专家的临床直觉和思维是基于专业和经验的,患者质疑医生会降低诊断效率,甚至影响医生判断。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听从专业诊断。尽管AI医疗是大势所趋,但现阶段技术尚不成熟,还需不断完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