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工耳蜗集采落地

厦大中山医院首位受益者花费减少二十多万

本报记者 廖小勇 通讯员 张舒姗

“听力困扰三十年了!感谢集采政策,我才敢做手术!”周阿姨说。

3月11日,福建省人工耳蜗集采政策正式落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顺利完成第一台手术,50岁的周阿姨成为首批受益者。上午,她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据悉,植入的这款最新款的全套进口人工耳蜗,原本价格33万元,国家集采后为5.6万元。

主刀手术的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洪拥军表示:“国家通过大量集中采购,把价格降下来,还有一部分可以医保报销,现在自费就两三万。”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像周阿姨这样等待着集采落地、顺利手术的听障患者还有十多位。

手术成功后,周阿姨将能够重新融入社会,与家人、朋友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享受美好的有声世界。

■链接>>

什么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植入体和言语处理器组成,能够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编码的电信号,通过人工耳蜗电极传入内耳,再经听神经通路向大脑传输听觉信息,代替病变受损的耳蜗听觉器官,从而产生听觉。术后,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大部分都能获得接近正常听力的效果。人工耳蜗是目前最成熟的仿生器官之一,针对重度或极重度聋的患者,如果助听器无效,人工耳蜗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