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10年后的北大之约

本报记者 廖小勇 通讯员 罗超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郑青青副主任医师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信中写道:“您是我生命的守护者,谢谢您陪伴了我100天。您是我心中的辉月卡(最珍贵的卡),我要向您看齐,考上北京大学!等您老了,我也会经常去看您的。”

写信的是一名叫玥玥(化名)的女孩,2015年8月2日凌晨4:15,胎龄仅26周+4天、体重780克的玥玥,提前100天来到了这个世界。郑青青根据超早产儿各个阶段的发育特点,制定了详尽的诊疗方案。呼吸、肠胃、感染、营养……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一个个险关被突破,出生后第100天,玥玥成功“打通关”出院!

“对于1公斤以内的超早产儿,我们新生儿科不仅坚持随访,更特意建立了专门的超早产儿家长交流群,时刻为家长提供指导和支持。”郑青青说。

10年来,每当孩子生病,妈妈叶女士都会第一时间咨询郑青青。郑青青那句“孩子好着呢,保修十八年”的承诺,至今温暖着她的心。

如今,10岁的玥玥身高140厘米,体重32公斤,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异,数学更是名列前茅。她的成长,正是医者仁心与生命奇迹的最好见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