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漏尿是女性尿失禁的常见表现,即尿液经尿道不自主地流出,主要是因各种因素导致膀胱压力过高和(或)尿道压力过低而引起。
女性漏尿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怀孕 女性妊娠期,随着孕周增加导致腹压增高,胎儿压迫膀胱,以及孕妇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围产期,尤其是经阴道分娩后,分娩导致盆底肌及软产道损伤,产后新发尿失禁概率较高。
更年期 雌激素有利于维持膀胱及尿道的健康,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撤退性下降,泌尿生殖黏膜萎缩,膀胱、尿道功能下降,因此容易引起漏尿。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泌尿道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尿道黏膜萎缩及长度变短。另外,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膀胱收缩也更加频繁,容易引起女性漏尿。
超重 过于肥胖会增加膀胱和周围肌肉的压力,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容易出现漏尿。
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其他因素:
饮食习惯 如进食容易导致便秘的食物,饮食咖啡因或碳酸的饮品或饮酒。
吸烟 可能导致咳嗽,从而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长时间憋尿 可能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从而引起漏尿。
精神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可能会造成膀胱肌肉反应过敏,从而引起漏尿。
女性漏尿需要根据漏尿的类型、严重程度及原发病因来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遵循先简单再复杂、先无创再有创的治疗原则,如果漏尿是因其他疾病引起,医生会先对病因治疗。
女性漏尿的家庭护理
饮食方面
1.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运动量及气候等因素,适当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度饮水。
2.在身体健康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睡前半小时内饮水,以减少夜间漏尿。
3.避免饮酒,以及避免大量饮用咖啡、绿茶等含咖啡因的饮品。
4.控制体重,避免过于肥胖。
生活方面
1.严格戒烟。
2.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定时排尿习惯。
3.避免参加增加腹压的活动及强体力劳动。
4.家属适当鼓励患者坦诚并正视症状。
5.养成记录排尿日记的习惯,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
行为训练
盆底肌训练:通过反复训练收紧憋尿的肌肉的方式,增强盆腔肌肉强度,加强控尿。
膀胱排尿训练:每次有尿意时尝试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直到间隔达到3~4小时为止;排尿后过几分钟再次排尿,尝试更彻底排空膀胱,有助于避免漏尿。
漏尿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尿失禁的发生与脾、肾、膀胱密切相关,先天不足,年老体衰,房事不节,久病不愈均可影响肾的功能,造成尿失禁。另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流注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也会导致小便异常。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小便色黄,尿道灼热,口干不欲饮水、口苦,小腹坠胀不适等症状,可以考虑为膀胱湿热的证型,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小便色黄、尿道灼热、口干口渴、心烦、盗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症状,可以考虑为阴虚火旺的证型,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小腹坠胀等症状,可以考虑为脾虚气陷的证型,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头晕耳鸣、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考虑为肾气不固的证型,治疗以补益肾气为主。
(作者:吴良红 厦门市海沧医院 妇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