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槟榔,竟然会夺走年轻人的生命!2022年,年仅36岁的青年歌手傅松因口腔癌离世。在令人悲痛的同时,探寻其背后患癌原因,竟是长期咀嚼槟榔。近日,湖南42岁抗癌网红“雨虹”同样因长期咀嚼槟榔致口腔癌不幸离世,这并非个案报道。在临床上有大量的患者因咀嚼槟榔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尽管许多地方采取措施限制槟榔的广告宣传,但作为世界排名第四的成瘾性消费品,据估计,全球有6亿人使用槟榔,其中南亚、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的使用率最高,而在我国,以湖南省最为多见。实际上,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质,和我们熟知的尼古丁、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处于同一级别。研究表明咀嚼槟榔和口腔癌之间有明确的相关性,而停止使用槟榔产品,无论是否吸烟,都可以降低口腔癌的风险。槟榔中的槟榔碱能够使人心跳加速、面红体热,让人产生幸福感,也因此一嚼就上瘾。但槟榔碱具有致癌性,同时槟榔纤维较为粗糙,长期反复摩擦口腔黏膜,会导致口腔黏膜慢性损伤、牙龈退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最终造成口腔癌。
食用槟榔及其制品显著危害身体健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危害一:诱发牙齿疾病
制作槟榔时需要加入石灰,而在咀嚼槟榔过程中,槟榔汁和石灰附着在牙齿周边,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牙齿变黑、变黄,影响牙齿美观。同时,槟榔纤维质地粗糙,咀嚼过程会刺伤牙龈、磨损牙齿,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损耗,甚至松动脱落。
危害二: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属于癌前状态的一种,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早期无症状,逐渐口腔有烧灼感,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尤为明显。有时有自发痛、口干、味觉减退。长期咀嚼槟榔,可以使症状进一步加重。口腔黏膜内正常的纤维组织产生不可逆变性,引起黏膜硬化,触诊发硬呈纤维条索状,最终彻底失去原有的弹性,张口受限,牙关紧闭。
危害三:致癌风险
槟榔制品中多种物质具有致癌性,能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干扰人体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的产生和降解,对口腔黏膜细胞造成损伤。同时在咀嚼过程中,反复摩擦黏膜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会引起口腔黏膜的炎性反应,进一步诱发口腔癌的发生。此外,长期咀嚼槟榔可能降低自身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从而增加患癌风险。除了口腔癌,槟榔还可能与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有关。
危害四:损害消化系统
槟榔碱对味觉系统造成损伤,导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引发消化不良。槟榔渣刺激胃肠黏膜,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胃穿孔。
危害五:损害心血管系统
槟榔碱可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咀嚼可致心悸、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特别对于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食用槟榔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危害六:神经毒性和成瘾性
槟榔碱的过量摄入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失眠、精神不振等症状。此外,槟榔具有一定的成瘾性,长期咀嚼槟榔会产生依赖,难以戒断。这种成瘾性不仅会增加槟榔的消费频率,还会进一步加重槟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民间流传,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配酒,永垂不朽。认识到槟榔的危害,坚决抵制槟榔的诱惑,不养成咀嚼槟榔的习惯。珍爱生命,远离槟榔。
(作者:黄健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