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在儿童中常被视为“普通感冒”,实则具有潜在致命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其中5岁以下儿童更易进展为重症,导致数百万例住院,甚至因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然而,许多家长对流感的认知仍存在误区,未能及时识别预警信号或采取有效防护。因此,科学掌握流感的传播机制、重症预警指征及规范化诊疗要点,是保护儿童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问题1:流感是普通感冒吗?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而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重症的流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危及生命。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需优先预防和早期干预。
问题2:儿童流感症状有哪些?需警惕哪些非典型表现?
流感的典型症状有突发高热、咳嗽、流涕、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但在儿童,容易缺乏典型表现,特别是小年龄儿童,可能只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活动减少、呼吸急促等,或者是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如果儿童出现以下重症预警信号,需立即就医:持续高热>3天或热退后再次升高;抽搐、意识模糊、颈项强直(警惕脑炎);口唇发绀、胸痛、咯血(疑似肺炎/心肌炎);脱水征象:哭时无泪、前囟凹陷、超过6小时无排尿。
问题3:流感的传播途径及非药物预防措施有哪些?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基于其传播特性,建立多重防护屏障至关重要:除规范佩戴医用口罩阻隔飞沫传播外,应勤洗手消除手部病原体,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降低接触风险,同时每日保证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室内通风,有效稀释空气中病毒浓度。这些防护措施形成立体防御网络,可显著降低感染概率。
问题4:儿童流感的治疗要点是什么?
流感治疗存在至关重要的“黄金48小时”窗口期,及早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可使病毒载量大幅度下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的关键就是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问题5:得过流感,还会得流感吗?
流感病毒是有很多种亚型的,流感病人康复后在一段时间内会对感染过的流感病毒亚型产生一定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不是永久性免疫的,并且对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也不能提供有效保护。因此,即使是得过流感,康复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
问题6:喝姜汤、吃凉茶,能预防流感吗?
流感在中医属于“疫病”范畴,中医药防治流感的方案是要根据不同体质、不同时期、不同证候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的,因此盲目喝姜汤、吃凉茶是不能防治流感的。优先推荐疫苗接种和采取卫生措施。
问题7:打了疫苗,为什么还是“中招了”?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接种疫苗后要2~4周人体才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这期间还需做好物理防护措施。疫苗有效性也受病毒变异影响,若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保护率可能下降。此外,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如化疗患者)抗体应答较弱,需加强防护。
问题8:流感儿童什么时候可以返校?
根据中国《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意见,建议流感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才可返校。
流感流行虽令人担忧,但对每个关键问题的科学认知都是我们守护孩子健康的重要一步,希望每位家长都能重视起来,让孩子们远离流感的侵袭,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何惠 福鼎市中医院 儿科 主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