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带状疱疹患者的居家护理

林瑞平 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 内分泌血液肿瘤科 主管护师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沿神经扩散,导致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灼痛或电击样神经痛,多单侧分布于头面部、胸腹或四肢,老年、慢性病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发。出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除了接受专业的治疗外,居家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护理。

皮肤护理

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皮疹部位,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肥皂或沐浴露,洗后轻轻擦干。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疹的摩擦,防止水疱破裂。

避免搔抓:搔抓可能导致水疱破裂,增加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引起皮肤破损,形成瘢痕。患者可修剪指甲,必要时可戴手套,以防止不自觉的搔抓。

水疱处理:对于较小的水疱,一般会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若水疱较大,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但要注意保持疱壁完整,避免疱壁撕脱导致创面暴露,增加感染机会。

疼痛管理

冷敷:带状疱疹初期,疱疹未破溃的时候,采用冷敷可以刺激局部血管收缩,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正确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内服或外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等,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疼痛。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分散注意力:协助患者找到舒适的体位,避免皮疹部位受压,以缓解疼痛。同时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读书、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减轻对疼痛的感知。

营养支持

均衡饮食: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疱疹愈合。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排毒和缓解症状。

心理护理

由于带状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和皮肤损害,患者担心预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照护者应耐心倾听,向患者普及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照护能力和信心。

预防传染

1. 减少接触:在水疱未干涸前,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易感人群,以防病毒传播。

2.环境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并使用紫外线消毒空气,墙面、地面等也应定期消毒,保持物品专人专用。

3.增强免疫力:平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锻炼,作息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均衡饮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4.接种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经过临床验证对50岁及以上的人群具有超过90%的保护效力,较为安全可靠。接种疫苗后,可以大大减少患带状疱疹的概率,即便再次患病,临床症状也会相对减轻。

定期复查

带状疱疹患者在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后遗症。如果在家中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患者的居家护理对康复至关重要,通过细心照料、科学的皮肤管理、疼痛干预、营养支持及心理调节等,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林瑞平 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 内分泌血液肿瘤科 主管护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