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到换季,孩子就会很容易生病。这是因为换季时气温变化大,孩子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就像温室里的幼苗,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就容易被病菌盯上,频繁生病让家长们操碎了心。吃药怕有副作用,打针又心疼孩子,有没有一种温和又有效的方法呢?不妨试一试中医疗法——小儿推拿,或许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小儿推拿是什么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的特定穴位和部位,来调整小儿的脏腑、气血、经络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就像是给身体的“小零件”做精细的调试,让它们能更好地运转。它的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孩子,尤其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效果显著,新生儿也适用哦。
能应对哪些问题
小儿推拿的优势病种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当孩子出现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或者感冒、发热、咳嗽、慢性扁桃体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时,小儿推拿都能发挥作用。比如孩子因为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胀的,通过小儿推拿往往能很快缓解;还有孩子轻微感冒,推拿后也能减轻症状,恢复得更快 。而且,小儿推拿不仅能治病,还能用于日常保健与预防,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少生病。
具体该怎么做
进行小儿推拿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每个穴位操作1~2分钟,总的治疗时间在10~40分钟,具体要根据孩子年龄、病情、体质等情况调整。比如3岁以内的婴幼儿,一次治疗10~15分钟就可以;3岁以上的孩子,时间可适当延长到20~40分钟。
推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家长要配合医生问诊,详细告知孩子的病情、病史等信息;孩子要摘除身上的配饰,穿着宽松的衣服,方便暴露施术部位。另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推拿介质,像医用滑石粉、食用芝麻油、生姜汁、薄荷水等,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生姜汁能治疗风寒感冒,薄荷水可用于风热感冒。
在推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比如退六腑时让前臂屈曲,清天河水时伸直前臂,捏脊时取俯卧位等。操作时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询问孩子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
注意事项
虽然小儿推拿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些禁忌。孩子皮肤有破损、炎症、疔疮、疖肿、脓肿、不明肿块,以及有伤口瘢痕等局部,不能进行推拿;患有明显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严重脏器疾病,或者诊断不明确的患儿,也不适合推拿。
推拿后,孩子要多喝温开水,有出汗现象时注意避风保暖,避免感冒;还要安静休息15~20分钟,不要立即进食或哺乳。如果出现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少量的可自行吸收,淤血较多的可适当热敷或外用化淤药物。
换季时,气温波动大,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适应能力弱,易被病菌侵袭。常见疾病集中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厌食、便秘等问题,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也高发,像感冒、发热、咳嗽、慢性扁桃体炎等,气温骤变让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病菌就容易入侵。小儿推拿对这些换季疾病有显著疗效,能缓解消化和呼吸方面的不适,帮助消化、减轻感冒症状,还能用于日常保健预防,增强孩子体质,让孩子在换季时抵抗力更强,减少生病。
小儿推拿是绿色、安全的育儿保健方法,能帮家长应对孩子换季生病问题。但推拿需专业知识和技巧,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或机构,让专业医生操作,别自行操作,避免伤害孩子。
[作者:卢红燕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