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肌”不可失 老年人肌少症防治策略

黄淳 漳州第三医院 临床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肌少症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的重大健康问题。肌少症是指一种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肌肉衰减综合征,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和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也可发生于年轻人,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跌倒、骨折风险,甚至可能威胁生命。近年来,中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的肌少症患病率为14.7%,其中男性肌少症患病率为17.3%,女性为12.5%,防治刻不容缓。

肌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因素: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等都会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2.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速肌肉流失,削弱肌肉力量。3.营养因素: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能量摄入不足或不平衡等都会直接影响肌肉的合成与修复。4.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也会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如何预防肌少症呢?

首先要重视营养支持,营养在肌少症的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行科学的饮食与营养补充。具体建议是: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例如:牛里脊、鸡胸肉、三文鱼等。蛋白质是肌肉合成的基础。《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建议明确诊断肌少症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2~1.5g/(kg·d),如合并严重营养不良者可增加至1.5g/(kg·d)以上,每日摄入的优质蛋白质占一半以上,包括鱼、肉、蛋、奶和豆制品等,需将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平均分布于三餐中。进食量不足者可以口服全营养素、乳清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来补充营养。2.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肌肉修复和生长。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是晒太阳促进体内合成,同时可从鱼肝油、蛋黄等食物中获取。老年人可结合血清25( OH )D的浓度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对血清维生素D不足的老年人,每日可口服补充600~8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3.其他营养素的补充:如欧米伽-3脂肪酸富含于深海鱼类、海产品中,有助于抗炎和肌肉保护;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可减少氧化应激对肌肉的损伤。

其次运动干预同样重要,运动与营养补充相结合可使老年人在防治肌少症方面获益,抗阻运动是运动干预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以渐进式增加运动强度为特点,使肌肉产生的力量能够移动或抵抗所施加的阻力,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加强对抗阻训练的适应,从而形成运动的良性循环。建议根据老年人个人能力和喜好制定运动方案,进行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多模式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平衡训练以及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

此外要注意慢性疾病的管理,老年人如有合并糖尿病、肝病、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会加速肌肉流失,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及避免药物副作用对食欲和营养吸收的影响。

最后是生活方式及习惯的调整,如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目前以营养补充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仍是老年人肌少症防治的优选策略,希望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通过科学的防治策略,远离肌少症的威胁,提升生活质量,享受健康、活力的晚年生活!

(作者:黄淳 漳州第三医院 临床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