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作为“千园之城”,已初步构建了适老化公园,部分公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福道”增设缓坡扶手和避雨亭;晋安河公园铺设防滑步道,使滑倒风险降低75%,还引入心理疏导志愿者服务。
但一些传统公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无障碍通道缺失,行动不便的老人难以进入;休息设施不足,老人常无处休息;标识系统不清晰,老人寻找厕所等功能区域困难;缺乏专门的社交空间,无法满足老人社交需求等。
调研显示,78%的老人希望公园有能引发情感共鸣的空间,但多数公园仍采用“运动场+步道+长椅”的传统模式,忽视老人心理需求。此外,62%的老人操作扫码导览等智能设备困难,没有方言导览也给只会说福州话的老人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