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本该是幸福的象征,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液中过高的“糖分”却是一场健康危机。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4亿,居世界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近一半患者不知自己已患病。糖尿病究竟是什么?如何科学预防和管理?
糖尿病:血糖失控的慢性风暴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长期升高的慢性代谢疾病。血糖持续超标会“腐蚀”血管和神经,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
2.糖尿病主要的三大类型
(1)1型糖尿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常见于青少年)。
(2)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胰岛素抵抗及分泌不足,与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老年为主,但年轻化趋势明显)。
(3)妊娠糖尿病:孕期激素变化引发胰岛素抵抗,产后多数恢复,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的“无声警报”
1.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典型但非必有)。
2.疲劳、视力模糊:高血糖导致细胞“缺能”,晶状体渗透压改变。
3.伤口难愈合:高血糖破坏血管和免疫反应。
4.手脚麻木:长期高血糖损害周围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幕后推手”
1.不可控因素
(1)遗传:父母一方患糖尿病,子女风险增加30%~40%。
(2)年龄:40岁以上人群风险显著上升。
2.可控因素
(1)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分泌炎症因子,加剧胰岛素抵抗。
(2)久坐不动: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
(3)高糖高脂饮食:奶茶、油炸食品、精制碳水(白米饭、糕点)是“隐形推手”。
(4)睡眠不足与压力:皮质醇升高会对抗胰岛素。
科学防治:逆转“甜蜜危机”的四大支柱
1.饮食:吃对食物,血糖稳如磐石
(1)低GI(血糖指数)饮食:燕麦、糙米、绿叶蔬菜优于白面包、西瓜。
(2)控糖限油:每日添加糖≤25克(约6块方糖),减少反式脂肪(如奶茶、油炸食品)。
(3)“211”餐盘法则:2份蔬菜(非淀粉类)+1份优质蛋白(鱼、豆类)+1份全谷物。
2.运动:最好的“降糖药”
(1)有氧+抗阻结合:每周150分钟快走/游泳+2次力量训练(如深蹲、哑铃)。
(2)小技巧:餐后散步15分钟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3.监测:数据不撒谎
(1)血糖监测: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11.1mmol/L需警惕。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目标<7%。
4.药物与胰岛素:科学使用不抗拒
(1)口服药: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
(2)胰岛素:1型糖尿病必需,2型糖尿病在晚期可能需要补充。
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全身病变
(1)心血管疾病:心梗、中风风险增加2~4倍。
(2)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3)视网膜病变: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
(4)肾衰竭:糖尿病是尿毒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糖尿病虽不可治愈,但可防可控。通过“早筛查、管住嘴、迈开腿、用好药”,患者可以过上高质量生活。综上,今天的预防,是为了明天不被“甜蜜”绑架!
[作者:陈美红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基金资助:福建省卫生健康青年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23QNA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