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如何避免抗生素耐药性

王丽婷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抗生素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医学突破之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感染性疾病的管理方式。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性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威胁正在快速发展。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耐药性成为每一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

抗生素和耐药性:基础知识

抗生素是用来杀死或抑制病菌生长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然而,并非所有的感染都是由细菌引起的。例如,感冒和流感一般是由病毒引起,因此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耐药性指的是细菌自然选择,逐渐变得不受特定抗生素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使过去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失去效力,导致治疗难度增加、治疗时间延长,甚至会导致死亡。耐药性以两种主要方式形成。一方面,细菌可以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中获得耐药特征;另一方面,它们可以水平基因转移,从其他细菌那里获得耐药基因。这意味着,在一个细菌群体中,即便只有少数个体初始具有耐药性,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这些个体可能迅速占据主导地位。

抗生素误用的常见实例

对于抗生素,我们都不陌生。如果我们把人体生病比作是细菌和自身免疫力的一场战役,那抗生素就好比“援军”。当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军队”,抵抗不了致病细菌的来袭时,抗生素“援军军团”就要开始上阵了。抗生素这个“援军”,不是“万能军”,也有拯救不了的“战役”。如遇到以下这7种情况,并不一定使用抗生素。这7种情况分别的疾病是:

①普通感冒;

②流感;

③急性支气管炎;

④咽喉炎(除去链球菌感染);

⑤支气管炎;

⑥流鼻涕(带青色和黄色黏液);

⑦中耳积液。

因为这7种疾病的常见病因是病毒!在处理这些疾病时,应根据疾病的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抗生素使用。

正确使用抗生素小窍门

①明确用途和适用范围是使用抗生素的第一步。抗生素专门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普通感冒和流感无效。因此,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不要自行决定使用抗生素。咨询专业医疗人士,确保抗生素是必要的,这可以有效避免滥用。当医生根据诊断开具抗生素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包括剂量和服用时间。即使在症状减轻后,仍需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细菌被彻底消灭,防止耐药性的发展。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可能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菌,这会使治疗更加复杂。

②避免分享和自行使用抗生素。将自己的抗生素分享给他人,或者使用他人的剩余药物,都是不当的行为。每个感染病例都是独特的,只有专业医生才能评估具体情况并开具合适的药物。

③认识到潜在的不良反应也是必要的。抗生素虽然是有效的治疗工具,但并非没有风险。常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胃肠不适等。服用期间,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手和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个人的理智用药决策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我们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发展,保障有效的医疗手段,这为人类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石。在未来的岁月中,个体素养与政策保护的协力将是赢得这场战斗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行动应对这一关乎全人类的健康危机。

(作者:王丽婷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