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一场充满期待的旅程,准妈妈们为迎接新生命做了无数准备。在这份呵护清单里,有一项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检查——GBS筛查。它虽是一项“小检查”,却是优生优育的“大保障”。
为何孕妇要警惕GBS
GBS,全称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又称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常寄居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内(10%~30%孕妇携带),属于条件致病菌。绝大多数感染GBS的孕妇没有明显自觉症状。GBS感染的孕妇若不加以科学干预,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传递给新生儿,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GBS可能引发早发型GBS病(出生7天内),表现为:
肺炎:呼吸急促、费力、发绀。
败血症:发热或体温不稳、精神萎靡、喂养困难。
脑膜炎:惊厥、囟门膨隆、意识障碍。
甚至死亡(尽管积极治疗,病死率仍可达5%~20%)。
据权威机构(如美国CDC)统计,未经预防的GBS阳性孕妇所生婴儿,早发型GBS病发生率为1%~2%。而及时筛查和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80%以上的风险!
关键窗口期:何时筛查?如何操作?
筛查的黄金时间窗是孕35~37周。此时检测结果最能预测分娩时的携带状态。筛查过程简单、快速、无创。医生用专用棉签轻轻擦拭孕妇的阴道下1/3和直肠(通过肛门)取样;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或快速分子检测;通常几天内即可获得结果(“阳性”或“阴性”)。
GBS阳性怎么办?有成熟对策!
若筛查结果为阳性,不必过度恐慌。这仅表示您是携带者,并不代表宝宝一定会生病。产科医生会为您制定安全的预防方案。产时应用静脉抗生素:这是预防新生儿早发型GBS病的核心措施。首选药物为青霉素。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替代药物如头孢唑林等。关键要求:需在分娩发动或破水后开始用药,通常需持续至少4小时,确保药物在宝宝出生时达到有效浓度。
特殊情况处理:
孕期GBS菌尿或既往有GBS感染宝宝史:无需等待筛查结果,分娩时直接给予抗生素预防。
产程中发热(≥38℃)、早产(<37周)、胎膜早破(≥18小时):即使筛查结果未知或阴性,医生也可能根据风险因素考虑预防性用药。
计划性剖宫产(未破水、未临产):通常新生儿感染风险极低,一般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澄清误区:科学认知,安心待产
“GBS阳性=我有病?”错!GBS是常见定植菌,不是性病,不代表卫生不良或行为问题。健康成人携带通常无症状。
“剖宫产就不用管GBS了?”不全对!若已临产或破水后再行剖宫产,宝宝仍有暴露风险,通常仍需用药。
“筛查阴性就绝对安全?”筛查阴性大大降低风险,但极少数情况(如筛查后新获得定植)仍可能发生。出现产时发热等危险信号时仍需告知医生。
“抗生素对宝宝有害?”分娩期使用的预防性抗生素经过充分验证,对母婴安全性高,益处远大于风险。
GBS筛查:举手之劳,守护生命起点
孕晚期一次简单的GBS筛查,加上产时规范的抗生素干预,构筑了坚实的科学防线,将新生儿早发型GBS病的风险降至最低。它体现了现代产科学“预防为先”的理念,是用最小的干预换取最大的健康保障。
作为准妈妈,请在孕35~37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GBS筛查事宜。了解它、重视它、配合它,是您送给宝宝一份无声却无比珍贵的出生礼物,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生命开端。孕育新生命的路上,让科学的力量为您和宝宝保驾护航。
(作者:赖希希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参考资料: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预防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