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血压正常了 降压药能停吗

作者:余李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血压正常后是否可以停用降压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降压药的作用原理

降压药通过调节心脏输出、血管张力或体液平衡来控制血压,需长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不能停药的情况

1.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血压,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一旦停药,血压可能会再次升高。

2.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即使血压正常,也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这是因为降压药不仅可以控制血压,还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保护靶器官功能。

3.血压波动大:有些患者虽然在某些时间点血压正常,但血压波动较大,时高时低。这种情况下,不能仅凭一次或几次的血压正常就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可能可以停药的情况

1.继发性高血压治愈:如果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当这些原发病得到治愈后,血压可能会恢复正常,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或停用降压药。

2.生活方式改善: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压力等,部分患者的血压可能会降至正常范围。如果在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能够持续稳定在正常水平(一般为140/90mmHg以下)达半年以上,且没有其他高危因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减少降压药的剂量,甚至停药。

3.药物副作用或特殊情况:如果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且无法耐受,同时血压控制良好,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调整药物或停药。

4.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老年患者血压过低(收缩压<120mmHg)且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调整药物。

擅自停药的风险

1.血压反弹:可能比服药前更高,增加心梗、脑卒中等风险,危及健康。

2.靶器官损伤:长期未控制的血压会损害心、脑、肾、血管等,造成靶器官不可逆损伤。

正确做法

1.监测血压:即使血压正常,也不能忽视血压监测。建议患者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

2.生活方式干预:无论是否停药,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控制血压的重要基础。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压力等措施应长期坚持。

3.医生指导:降压药的停用或减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停药或减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病情变化、药物副作用等,综合判断是否可以停药或调整药物。

血压正常后是否可以停用降压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血压正常是药物起效的表现,而非治愈信号,不能仅凭血压正常就自行停药。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定期随访,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调整。

(作者:余李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