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骨质疏松 不可忽视的健康危机

卢建平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主治医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全身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害,使骨脆性增加,形成易发生骨折的状态。该症状悄然蔓延的健康问题,正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已超过9000万,形势不容乐观。了解骨质疏松症,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骨质疏松。简单来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骨骼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旧骨不断被吸收,新骨不断形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骨吸收的速度会超过骨形成的速度,导致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疏松。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日照不足以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它的原因。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些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会感到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身高变矮、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由于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倾,背曲加剧,患者的身高会逐渐变矮,严重时可出现驼背。骨质疏松症还会导致骨折,轻微的外力,如咳嗽、打喷嚏、弯腰、下楼梯等,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在饮食方面,我们应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牛奶、豆制品、海鲜、绿叶蔬菜等都是富含钙的食物。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人体可以通过晒太阳和食物摄取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肝油、蛋黄、蘑菇等。我们还应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都是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我们要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等。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电刺激、磁疗等,可以促进骨生长,缓解疼痛。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我们要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的骨骼更加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骨质疏松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

(作者:卢建平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