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医生,您看我家孩子脖子歪得越来越厉害,是不是坐姿不好导致的?”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振宇门诊时,泉州永春的一位父亲焦急地询问。
他的13岁儿子小张(化名)的检查结果让王振宇心头一紧:原来孩子的脖子歪斜并非习惯问题,而是颈椎椎体先天性发育异常。
一直以来,小张做作业时总是歪着头,斜着眼睛看课本。父母多次纠正均无效。拍片显示其颈椎骨头存在先天发育异常,CT影像清晰可见骨骼结构的异常改变。
“这种先天发育问题在胚胎期就已存在,但往往在生长发育高峰期才明显显现。”王振宇解释,就像脊柱侧弯在青春期会快速进展一样,颈椎发育异常也会在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阶段因生长加速而加重。若持续进展,可能压迫神经,严重时甚至导致瘫痪。
好在小张目前情况较轻,无需手术,通过保守治疗和支具佩戴即可控制进展,但家长仍需要密切观察。
门诊中,不少家长容易将孩子颈部姿势异常归咎于坐姿不良或习惯问题。实际上,儿童颈部歪斜可能涉及多种病因:
肌性斜颈:新生儿常见,因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早期可通过按摩矫正,一两岁时做个小手术(切断挛缩肌肉)即可治愈。
视力问题:部分孩子因视力异常会下意识歪头视物,需先排查眼科问题。
骨性异常:类似上述病例,由颈椎骨骼先天发育异常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王振宇特别强调,肌性斜颈若未及时干预,到十几岁可能出现面部不对称(一边大一边小),类似“大小脸”样畸形,此时矫正效果大打折扣。
家长应关注孩子生长发育中的细节:当发现孩子颈部持续歪斜、高低肩、坐姿异常时,不要简单归为“坏习惯”,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X光、CT等)可早期发现骨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