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 也能恢复快

陈建昌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骨伤科 主治医师

前不久接诊两位高龄患者:一位是93岁林奶奶,另一位是90岁陈奶奶。她们都是在家走路时不慎滑倒,髋部着地,当即出现一侧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陈奶奶伤后由120送至医院急诊,林奶奶在家卧床休息10余天后才就诊。

两人的拍片均提示股骨粗隆间骨折。看到老人家不能走路,一直遭受疼痛,家属心急如焚,但是在经过医生的一番解释后,家属终于拾起勇气,愿意积极面对病情,在经过手术后,两位高龄老奶奶1周后都顺利康复出院。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呢?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为髋关节部位的关节囊外骨折,骨折部位在关节囊的止点到小粗隆以下5cm之间的区域。

在家如何自己初步判断

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通常都是由于在家跌倒所致,受伤之后出现一侧髋部疼痛,有时疼痛也会放射到大腿甚至同侧膝部,无法站立行走,通常有典型的患肢畸形:患肢通常会比健侧短缩,可以观察两侧足跟是否在同一个水平,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受伤侧足部会明显向外旋。

为什么会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①外伤,大多数为跌倒或者滑倒,由于高龄,服用镇静药物,步态失调,重度营养不良,视力减弱,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跌倒风险增高。②保护机制的缺失,比如不会伸出手臂来缓冲摔伤,也可能服药后导致保护机制损害。③骨骼的强度减弱,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骨质疏松。

骨折后该如何处理

需要止痛,不能随意口服止痛药,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穿孔,或者导致肾功能损害;骨折后,骨折端产生的失血可达到500~1000ml血量,通常需要补液;需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部分人在家卧床,等到医院后已经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导致需要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导致治疗费用增加。因此,应该尽快送医院就医,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症情况下延长等待手术时间将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保守还是手术

大多数人认为高龄老人手术风险高,花费高。其实不然,高龄不是禁区,如果没有明显禁忌症,最佳的选择还是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容易出现长期卧床并发症,如压疮、肺炎、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增加死亡率,且保守治疗护理困难,后期也容易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导致髋内翻,从而影响下肢功能恢复。

合并症的处理

如合并骨质疏松,需同时抗骨质疏松治疗;如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需继续治疗,尤其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手术前应调整抗凝药物;如合并有2型糖尿病,手术期间可能需要改为胰岛素增强疗法,严密监测血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如合并有贫血,手术前应该备血。大多数病人经处理后,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

术后康复

术后在止痛下可开始髋关节的功能锻炼,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如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牢固,一部分人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开始下地部分负重行走。通常住院1~2周即可出院回家康复。

预防

1.坚持规律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2.适当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辅助行走。3.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走过陡、过窄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4.有视、听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需要佩戴视力补偿设施、助听器等。5.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作者:陈建昌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骨伤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