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因不当使用含有特定化学成分的网红眼药水或网红喷雾导致眼睛过敏、发炎、角膜上皮剥脱和视力下降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更为常见。”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眼科主任陈占彪告诉记者。
当前,干眼症已占眼科普通门诊的30%以上。现代人用眼过度、休息不足,让干眼症高发,也催生出各类护眼产品,从滴眼液到“喷眼睛”的喷雾层出不穷。
不少网红喷雾宣称含冰片、薄荷等,这些成分能短暂刺激眼表神经,带来清凉感,让人误以为眼睛舒缓,但实际上这种效果仅是主观感受,护眼作用微乎其微。
更关键的是,喷雾多含生理盐水,仅能暂时增加眼表湿度。而85%以上的干眼症由泪液蒸发过快导致(多因眼表脂质层“缺油”),生理盐水和清凉成分无法解决“缺油”核心问题。
此外,喷雾的安全性隐患不容忽视。为延长保质期,多数喷雾含防腐剂;若制作工艺不达标,还可能细菌超标。这些成分会刺激眼表,破坏眼表屏障,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导致角膜点状染色、上皮剥脱等严重损伤。
干眼症需规范治疗,而非依赖网红喷雾。即使是医用保湿眼药水,一天使用也不建议超过4~6次。
科学应对干眼症应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例如遵循“20-20-20”护眼小贴士:每隔20分钟,让眼睛远离屏幕,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患者也可以用约40℃的热毛巾敷眼10分钟。
若症状反复发作、持续超过一周,或伴有眼痛、异物感、视力模糊、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