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狂吃不胖 小心甲亢

林静 莆田九十五医院 主治医师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一个蝴蝶形腺体,虽然体积小,却是调控新陈代谢的“指挥官”。当它过度活跃,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时,就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这种疾病可引发全身多系统紊乱,但通过科学治疗和日常管理,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本文带您全面认识甲亢。

甲亢的典型症状:身体发出的“警报”

甲亢的症状多样,常被误认为“亚健康”或“压力过大”。以下表现需警惕:

- 代谢加速:怕热、多汗、易饿、吃得多但体重下降;

- 心脏异常:心慌(静息心率>100次/分)、房颤;

- 神经敏感:手抖、失眠、情绪烦躁、易怒;

- 颈部肿大(甲状腺肿)或出现突眼(Graves病特有);

- 其他:肌肉无力、周期性瘫痪、腹泻,女性月经紊乱、月经量稀少、甚至闭经等。

注意:老年人甲亢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乏力、抑郁或心脏问题,容易漏诊。

甲亢的常见病因:并非都是“免疫惹的祸”

- Graves病:占比80%以上,因自身抗体(TRAb中的TSAb)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

-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内长出自主分泌激素的结节,多见于中老年人。

- 甲状腺炎早期: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因腺体破坏导致激素短暂释放。

- 外源性因素:过量摄入碘(如含碘药物)、服用过量甲状腺激素。

诊断甲亢:需要哪些检查

1.功能检测:TSH(促甲状腺激素):通常显著降低;FT3、FT4(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2.病因筛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TRAb抗体检测确诊Graves病的关键;甲状腺+甲状腺双侧上动脉超声:评估肿大程度、结节性质及血流情况;摄碘率检查:鉴别Graves病与甲状腺炎(哺乳、妊娠妇女禁止行此类检查)。

治疗方法:个体化选择是关键

1. 抗甲状腺药物(ATD):常用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优点:疗效肯定、方便经济、使用安全;缺点:服药时间长、复发率较高、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肝损害或粒细胞缺乏症等不良反应。

2.放射性碘治疗(RAI):通过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优点:简便安全、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注意:可能引发甲减,需终身替代治疗。

3.手术治疗: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适用情况:巨大甲状腺肿、有压迫症状、疑似恶变或药物不耐受。优点: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注意: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

日常管理:稳住甲状腺的“小贴士”

饮食调整:

- 限制高碘食物(避免食用海带、紫菜、加碘盐等含碘高的食物);

- 避免咖啡、奶茶、浓茶,减少刺激神经兴奋;

- 保证钙、维生素D摄入,预防骨质疏松。

情绪与作息:

-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劳累;

- 突眼患者需戴墨镜防强光,睡觉抬高头部减轻水肿。

甲亢的预后:早发现,早控制

大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但Graves病停药后复发率约50%。放射性碘或手术可能导致永久性甲减,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甲亢危象(高热、心率>140次/分、意识模糊)虽罕见但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

甲亢的管理是一场需要医患协作的持久战。通过科学的治疗、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随访,患者完全能够重获健康生活。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消瘦或情绪波动,建议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早诊早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林静 莆田九十五医院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