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肠内营养vs肠外营养 如何选择

陈鸿源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治医师

想象一下,此刻你正躺在一张特别舒服的大床上,但肚子却唱起了“空城计”。这时,有两位特殊的“外卖员”在你床前整装待发:

外卖员甲(阳光开朗版):拎着热气腾腾的营养餐盒,拍了拍通往你肚子深处的“阳光大道”(也就是你的消化系统)说:“兄弟,开门接单啦!”

外卖员乙(冷酷技术流):带着精密吊瓶和小管子,径直走向了你手臂上的“隐秘物流通道”(静脉血管),面无表情地说:“保证所有能量、蛋白、维生素,从水路快递直达你每一个嗷嗷待哺的细胞。”

让我们好好唠唠,这两位性命攸关的“生命线”派送员,到底有什么独家本领?又该怎么“召唤”它们?这可是关键时刻的保命智慧。

自制饮食是否比肠内营养制品好

对于我们来说肠内营养品是“科学配方餐”,营养精准配比,专治重症和长期需求;自制匀浆是“经济家常饭”,省钱但营养不保险,更适合胃肠功能较好的人群。

能经口进食是不是就不需要下胃管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称《指南》)中得知,在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我们身体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就像拆迁队一样把蛋白质变成血糖提供能量,而伴随着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蛋白质合成追不上“被拆的速度”,我们身体的蛋白质就会减少,所以在营养干预中增加蛋白质的补充量,有益于改善营养状态并使患者受益。有些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虽能经口进食,但因手术后伤口疼、没胃口等原因,其进食量是不达标的,所以我们推荐及时留置胃管,在营养筛查后能及时给予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导致胃潴留怎么办

从《指南》中我们可以知道,治疗初期的输注方式以连续输注的效果最好,高浓度营养液就像“糯米团子”会堵住胃,所以我们要选择就像“稀饭”一样好吸收的低能量密度制剂,可以避免大量输注造成的消化道刺激,可有效减少胃潴留、腹泻的发生,并可以为吸收能力受限的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营养支持。一般来说,若有胃潴留,应先使用我们的肠胃动力三剑客,甲氧氯普胺(胃部“按摩师”)、西沙必利(普瑞博思)、红霉素,静脉滴注,如仍不能改善则应停止使用。

肠内营养(EN)引起腹泻怎么办

从《指南》中可知,腹泻是EN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接受EN治疗的患者中,超过一半的腹泻病例与我们的罪魁祸首—山梨醇有关。此外,富含短链碳水化合物的EN配方会让肠道细菌把营养液当“鞭炮原料”,发酵产气又拉稀。EN治疗期间出现腹泻,应该首先排除疾病或非营养药物性原因,可在继续EN的情况下寻找腹泻原因或停止EN。明确腹泻原因后,可对因治疗。

肠外营养(PN)是单瓶输注好,还是使用全营养混合液好

全营养混合液(TNA)是细胞的黄金自助餐——科学配比三大营养素(糖+脂+氨基酸),避开单瓶注射“营养车祸现场”(高血糖/脂肪栓塞),一袋通关省时省力(感染风险↓50%),从ICU到居家都能让血管“吃好喝好”,是肠外营养更理想的方案。

为什么吃着蛋白粉,白蛋白还是低

因为蛋白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动物蛋白所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就像氨基酸全家桶,什么都有,而植物蛋白则缺乏一些必要的氨基酸,就像缺少零件的乐高套装,有些蛋白粉是植物蛋白,因此出现了即使食用了蛋白粉,白蛋白依然不能达到正常范围。目前临床上建议可以通过补充乳清蛋白的方式来补充白蛋白,但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高可能造成乳清蛋白活性成分失活,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陈鸿源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