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里常被问道:“医生,我吃的是粗粮馒头,怎么血糖还是高?”答案往往藏在两个被忽视的小参数里:升糖指数(GI)和升糖负荷(GL)。GI告诉我们“这种食物升血糖快不快”,GL则告诉我们“这一顿到底升了多少血糖”。只有把两者放在一起看,才能解释“为什么西瓜GI高却能偶尔吃,而燕麦GI低也不能无限续碗”。
把专业概念翻译成生活语言
1. GI:好比“车速”。
低GI(≤55)=“慢车”,血糖爬坡慢;
中GI(56~70)=“中速车”;
高GI(>70)=“快车”,血糖嗖地上来。
2.GL:好比“总路程”。
公式:GL=GI×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克数÷100。
GL≤10为低负荷,对血糖“压力”小;
11~19属中等;
≥20 就算高负荷,需要立即干预。
举例:
西瓜GI≈72,属于“快车”,但100g西瓜仅含6g碳水,GL≈4,相当于“快车只跑了4公里”,对血糖冲击有限;相反,糙米饭GI≈50,看似“慢车”,可一碗200g糙米含约45g碳水,GL≈22,相当于“慢车跑了22公里”,总量压力更大。
把数据带到餐桌上:三步选食法
第一步:看标签,算碳水
学会读营养成分表,找到“每100g碳水化合物含量”。没有包装的食物,记住常见“手量法”:
1拳头米饭≈25g碳水
1拳头水果块≈10~15g碳水
第二步:查GI,给车速定级
打印一张“常见食物GI表”贴在冰箱门,或使用手机APP(如“薄荷健康”“糖护士”)。
提示:
同一种食物,加工越细、煮得越烂,GI越高;
加醋、加膳食纤维、加蛋白质都能“降速”。
第三步:算GL,定分量
公式不复杂,口算即可:
GL=GI×分量的碳水克数÷100。
目标:一餐总GL≤20,一天≤60。
特殊人群微调
妊娠糖尿病:目标更严,建议单餐GL≤15,优先分餐。
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弱,避免过度粗粮引起腹胀,可采用“粗粮细作”。
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人群:可依据实时曲线动态调整GL,实现“精准加餐”。
工具箱:一张表、一把秤、一个APP
1.一张表:附后“常见食物GI/GL速查表”,贴在厨房;
2.一把秤:厨房电子秤50元以内即可,前三周称重,后期凭手感;
3.一个APP:记录饮食、血糖、用药,云端同步给医生。
把知识变成习惯
GI和GL不是束缚,而是导航。理解它们的底层逻辑——“速度+总量”,就拥有了与食物和平共处的钥匙。愿每位糖友都能通过科学选择,把血糖曲线画成温柔的“丘陵”,而不是陡峭的“山峰”。
附表:常见食物GI/GL速查表(每100g可食部)
食物 GI 每100g含糖量 GL 备注
西瓜 72 5.5 4 需控制分量
苹果 36 12.3 4.4 带皮吃降速
香蕉 52 19 10 熟香蕉GI更高
燕麦片 42 61.6 25.9 40g干燕麦GL≈14
糙米饭 50 70 12 150g熟饭GL≈17
白面包 88 58.6 51.6 1片30g GL≈11
全麦面包 70 4 28 1片30g GL≈8
土豆泥 62 17.2 10.7 冷却后可降低GI
红薯 54 24.7 13.3 蒸煮优于烤制
纯牛奶 35 5 3 含乳糖但GL极低
豆浆 50 1.1 0.6 不额外加糖
(作者:谢艳玲 宁德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