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何金兰 龙岩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过去认为2型糖尿病是“成人病”,近年来,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轻化,发病年龄显著提前,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糖尿病年轻化的现状

美国数据显示,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10年内增长约4.8%。中国数据(2020)显示,<40岁糖尿病患者占比达12.5%,且仍在上升。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长3%~5%。许多年轻人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未来5~10年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一)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上升: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引发胰岛素抵抗。

腹型肥胖更危险: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者糖尿病风险增加3~5倍。

(二)不良生活方式

1.饮食模式改变:

①含糖饮料(如奶茶、可乐)摄入增加;

②精制碳水化合物(白米饭、面包、零食)占比过高;

③外卖、快餐(高油高盐)成为日常饮食。

2.久坐不动:

①青少年日均屏幕时间(手机、电脑)超4小时,运动量严重不足。

②睡眠不足与熬夜:睡眠<6小时会扰乱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

(三)环境与遗传因素

1.家族史: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子女风险增加40%;双方都有,风险可达70%。

2.宫内环境: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或肥胖,子女未来患病风险升高。

3.环境污染物:如双酚A(BPA,塑料制品中的成分)可能影响代谢。

(四)其他因素

1.心理压力:长期压力导致皮质醇升高,促进血糖上升。

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年轻女性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

如何应对糖尿病年轻化

(一)早期筛查(哪些人该查?)

超重/肥胖(BMI≥24kg/m^2)+以下任一风险因素:

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黑棘皮病(颈部/腋下皮肤发黑)。

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或妊娠糖尿病史。

筛查方法:

空腹血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HbA1c(糖化血红蛋白)。

(二)生活方式干预(最有效!)

1.饮食调整(最关键!)

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增加全谷物、蔬菜、优质蛋白。

避免含糖饮料,选择水、无糖茶或黑咖啡。

●建议选择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豆类(降低餐后血糖)。

优质蛋白:鸡蛋、鱼、鸡胸肉、豆腐(增加饱腹感,减少脂肪堆积)。

健康脂肪:牛油果、坚果、橄榄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低GI水果:苹果、梨、莓类(避免香蕉、荔枝等高糖水果)。

●应该避免的食物

含糖饮料:奶茶、可乐、果汁(直接导致血糖飙升)。

精制碳水:白米饭、白面包、蛋糕、饼干(快速升高血糖)。

油炸食品:薯条、炸鸡、油条(促进内脏脂肪堆积)。

加工食品:香肠、方便面、零食(含反式脂肪和隐形糖)。

2.运动

●最佳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减脂):快走、跑步、游泳、跳绳(每周≥150分钟)。

抗阻训练(增肌):深蹲、俯卧撑、哑铃(每周2次)。

日常活动:能站着不坐着,能走路不坐车(每天至少6000步)。

3.肥胖患者控制体重:

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腰围减少5cm: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

4.睡眠与压力管理

保证7~8小时睡眠。

减少压力:推荐冥想、深呼吸、瑜伽。

5.药物治疗(必要时)

请在内分泌专科医师医嘱指导下使用。

(作者:何金兰 龙岩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