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李阿姨在一次感冒后,再次出现严重乏力、意识障碍的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检查提示重度低钠,血钠仅111mmol/L(正常范围135~145mmol/L)。经过急诊医生补钠治疗后,李阿姨的症状很快缓解。翻阅病历资料,这是李阿姨3年来第5次低钠了,此前始终未能查明病因。李阿姨及家人对此习以为常,每次都要求补钠好转后出院。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次内分泌科医生会诊时发现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关键细节:李阿姨在年轻时分娩第二胎的过程中,曾经遭遇产后大出血,之后出现了停经,以及阴毛、腋毛脱落缺失的现象。近几年乏力、怕冷等症状逐渐加重,并且长期低钠原因不明。医生联想到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与分娩相关的内分泌疾病——席汉综合征。这是一种可能在产后数月甚至数十年后才逐渐显现的健康“隐形杀手”。
何为席汉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又称希恩综合征)是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因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机体调控激素的“司令部”——垂体发生严重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垂体对缺血缺氧异常敏感,一旦发生功能障碍,这个“司令部”就会陷入瘫痪,无法有效指挥下级腺体(肾上腺、甲状腺、卵巢等),进而影响血压调节、血钠平衡、乳汁分泌、生育功能。该病由英国病理学家哈罗德·席汉最早描述,故以其名命名。
席汉综合征如何影响健康
此病的特殊性在于症状往往在产后数月甚至数年才缓慢出现,极易被忽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垂体激素缺乏的程度和组合方式。患者可能表现为部分激素缺乏,也可能出现全垂体功能减退,这种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1.性腺功能减退(最早出现):表现为产后无乳、闭经或月经稀少、性欲减退、腋毛和阴毛脱落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怕冷、乏力、便秘、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乏力、恶心、食欲减退、低钠血症等。严重时可发生低血糖、低血压,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垂体危象。
4.生长激素缺乏:体力下降、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等。
如何诊断席汉综合征
医生会结合产后大出血的病史这一关键线索,根据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的临床表现,结合内分泌激素等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FSH、皮质醇、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血钠、血糖降低等)来确诊。
李阿姨经过全面检查,发现激素水平下降,确诊为席汉综合征,她长期低钠血症的病因也水落石出。
治疗与管理
该病主要采用终身激素替代治疗:
1.首先补充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以替代肾上腺功能,在感冒、感染等应激情况下需要临时增加剂量;
2.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甲状腺功能;
3. 对较年轻女性,还需要补充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以维持性功能。
李阿姨明确了病因,做到了有的放矢,经过规范的激素替代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低钠血症纠正,由此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对于有产后大出血史的妇女应牢记这段病史。若长期不明原因的疲乏、闭经、低钠血症等症状,应主动至内分泌科就诊并告知相关病史,进行必要的激素筛查明确。
对于确诊的患者,需要认识到这是可控制的慢性病,但需终身治疗。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定期复查、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席汉综合征见证了母亲为孕育生命所付出的牺牲,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疾病,是对每一位母亲应有的关怀和保障。
(作者:江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