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截至1月19日8时,全国共有4个高风险地区、60个中风险地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不能放松。
此前,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其中就提出,要加强公共场所管理。
一般印象中,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最好远离医院、隔离点等风险点较高的场所。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副科长、主任医师陈敏红提醒,除此之外,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养老院、建筑工地等,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而农村地区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最薄弱环节,成了病例集中地,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医院、隔离点等
此前,福州各大医院就陆续发布疫情防控公告,对进入医院人员落实“健康码”查验、测体温、戴口罩等管理要求。加强预检分诊和门诊筛查,严格住院病房管理,非必须不陪护,并加强陪护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减少医院内人员流动。加强医务人员防护管理,严格落实严防院内感染防护监督巡查等制度,确保医务人员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地的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更大考验。尤其是各农贸市场,是防控的薄弱点,人员进出随意,应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强化市场的消毒、清洁工作,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出入人员也应提高自我防控意识,佩戴口罩,避免扎堆。
养老院、老年公寓等
不少老年人有基础病,抵抗力较弱,属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而照顾老年人饮食起居的护工属于流动性较强的群体。相关单位也应加强防控与防护措施,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工地工人流动性较大,也是重点的防控场所。企业负责人要做好员工的登记和健康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成果。
农村
农村居民疫情防控意识相对薄弱,乡村聚集性活动较多,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短板等原因,增加了感染风险。
首先,要提高农村居民防范意识,提高他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勤通风等防护意识。同时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教育,提高乡医村医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疾病诊断能力,引导村民患病后及时规范就医。
陈敏红主任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人群聚集处应坚持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养成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使用公筷、饮食分餐等生活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加强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