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不少年轻人手背部都会长出一个“疙瘩”,有的没什么感觉,有的却越来越酸胀。这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做腱鞘囊肿的东西。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不少穿着白大褂、貌似医生的视频主,望着同伴手上的囊肿,或用手揉搓、挤压,或用字典企图拍平。经过一顿操作,有的人手上的囊肿还真就消失了。类似的视频甚至能得到上亿的点击数。然而,这种处理方法真的靠谱吗?
上班族较为多发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刘文革主任解释,手腕部及脚背部等近鞘部位形成的良性囊肿肿块,肿块形状大小跟鹌鹑蛋一样,再加上反映区域较小,排除肿瘤后,很可能就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比较青睐上班族,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受伤、过分劳损、骨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或者一些组织的退变,甚至是感染都有可能引起。长期重复关节活动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工或家庭主妇等都容易发病。
无症状可不用处理
盲目挤破有风险
得了腱鞘囊肿,一般可先观察。如果无明显症状,如无疼痛或轻微压痛,不影响活动的,对美观影响不大,可以不用处理。
如果有明显症状者,如有明显压痛,有酸胀不适感,影响活动的,需及时就医。
一般采用挤压法、针刺疗法、穿刺抽吸法处理。
挤压法:用力挤压囊肿,挤破囊壁,使囊液排出,然后加压包扎,使囊腔粘连而消失。
针刺疗法:在囊肿四周用普通针灸针穿通囊壁,拔针后在囊肿处加压压迫,将囊液挤
穿刺抽吸法:局部麻醉下用较粗的针头穿刺,尽量抽出胶状液。
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捏破,因为一般患者没有办法确定“疙瘩”的性质,或与动脉瘤混淆,盲目捏破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再者,腱鞘囊肿的囊壁非常坚硬,捏破非常不容易,反而加重了疼痛。
工作后按摩
可戴护具保护关节
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工作一定时间后应适当按摩放松。日常生活中,可以戴护具来保护关节部位,避免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