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小勇
通讯员 张舒姗 赖晓勤
5月2日晚上,身强体壮的老李突然感到十分胸闷、力不从心、无法呼吸,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
心电图检查提示恶性心律失常。
心内科医疗团队马上开展一系列抢救措施,迅速作出判断,患者可能是爆发性心肌炎,生命垂危!
老李被紧急转入急诊ICU后,急诊部ECMO(人工心肺机)团队成员迅速集结运转,把老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接下来的3-4天,超声显示,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没法带领心脏跳动,病情总不见明显好转。为了让老李的病情尽快好转,尽早减少经济负担,医生每天都会为老李会诊讨论病情,细化治疗方案。
第18天,老李被转出急诊ICU病房,重获新生。
为什么一向健康的老李会突然生此大病?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刘慧恒介绍说,爆发性心肌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平时身体健康、无基础病的青壮年多见,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期疲劳者易发,多发生在春冬季节,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它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急、进展迅速,起病前可能仅有感冒、腹泻等症状,甚至无任何不适。患者很快会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或者严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功能及肝肾功能的衰竭,早期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治疗,死亡率高达70%以上,但如能渡过急性期,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的急性心肌炎。
刘慧恒主任介绍说,老李在倒下前的几天,就已有发热、胸闷、乏力等轻度不适,但是他并未在意,未去医院诊治。她提示广大市民,爆发性心肌炎并不罕见,中山医院每年都能接诊到几例,“大家平时要重视身体健康,特别是年轻人,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遇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