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既治病,又“治愈”

中医遇上孩子,又萌又可爱

□本报记者 邓剑云

当中医遇上孩子,看舌象困难,吃中药困难,做检查更是一身汗。

在莆田定点医院,中医抗疫莆田医疗队队员、福建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林劲榕有一波可爱的做法,让隔离病房充满欢笑与温暖。

9月16日,林劲榕出发支援莆田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会接手一个新建的儿童病区。

他一边熟悉病历、向前辈讨教,一边为孩子们“操着老父亲的心”,经过一周尝试,慢慢摸到了孩子们的“脉”,知道怎么哄孩子们配合中医药治疗,也和孩子们成了“忘年交”。

故事1: 微信“好友”

“第一天进入红区,看到一群孩子,脑袋一下蒙了。怎么办呢?”林劲榕医生说。

“令我很吃惊的是,七八岁的孩子居然都有微信。”起初两天,林劲榕医生进红区的第一件事就是亮出二维码,让孩子们扫码加微信。

加了微信就意味着是“好友”了,孩子们有哪里不舒服,也总是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联系他。建立起信任感后,孩子们便都配合他采集舌象等四诊信息。

故事2:

“恐龙叔叔”

1米8多的大个子,穿戴着严严实实的防护装备,防护服上写着“某某医院某某医生”,这样会让孩子们有距离感。想到这一点,第二天进入红区,林劲榕医生就在自己的防护服后面写上大大的四个字:恐龙叔叔。

“恐龙”是他大学时期的绰号。

自从“恐龙叔叔”上线以来,病区的孩子们都热情地叫他“恐龙叔叔”。

有些孩子也有绰号,林劲榕医生告诉记者,病区内有长得像岳云鹏的,有长得像森碟的……查房或询问孩子情况时常常脱口而出:“小岳云鹏皮疹好点了吗?”“森碟舌苔还是猩红吗?”……小小的细节拉近了医生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故事3:

操心的“老父亲”

得知有个女孩第二天生日,而当天又是中秋,于是林劲榕医生在查房时,特别问女孩想要什么礼物,女孩说想吃生日蛋糕。第二天,“恐龙叔叔”特意给女孩带来了蛋糕,圆了孩子的心愿。

故事4:

哄孩子喝药“达人”

有了有趣的互动,孩子们才会愉快地配合治疗,中医药救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林劲榕说,我们用中药给孩子治疗,主要是“一人一策”、“一人一方”,在用药上尽量选择口感好的、味道比较清淡的,这样依从性比较好。

目前,中药汤剂已经在病区内实现全覆盖。不过,孩子们好像天生对药有抗拒,因而医生、护士又想着法儿地哄。比如,给他们玩具、给他们叠星星,或者告诉他们“喝完药,就给一根棒棒糖”……每次只要孩子配合医生指令,就竖起大拇指夸奖他、鼓励他。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