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张星月 杨怡
福州5个月的男宝宝童童(化名),脐带脱落后,在肚脐见一个红色的小肿块,有时会分泌些液体,最近偶尔会闻到肚脐那里散发出臭臭的气味。然而,当童童妈妈询问社区医生是否定期清洗宝宝肚脐,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准备为童童清洗肚脐时,家里长辈却出来阻止。
随着肚脐上的小肿块越来越红,分泌出的液体也越来越多,家长带他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普外科就诊。
“小儿脐带脱落后,在脐带的创面上会出现一个樱红色、表面光滑的息肉,医学上称脐茸,又称为脐息肉,主要是由于卵黄管的发育异常,在脐部遗留部分肠黏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黄圣余说,作为一种很容易出现在新生儿身上的问题,脐茸是呈湿润的息肉样增生物,常分泌少量的黏液或者血浆液。如果家长发现患儿脐部异常,脐部红肿伴分泌物,可先用碘伏或双氧水清洗,每日2~3次,保持宝宝脐部干燥,若脐部红肿消退后仍有分泌物或看见红色黏膜样组织,建议尽快就医。
医生提醒,如果宝宝的脐茸长时间未痊愈,建议及时就医(专业治疗,家长切勿自行操作)。
■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一定要做好宝宝的脐部护理。
要注意脐带部的清洁卫生,保持肚脐干燥;
新生儿应经常更换尿布,防止尿液和大便污染肚脐部位;
如果宝宝脐部红肿、流脓或小儿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精神状态不佳,请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