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下一篇

冬奥赛场的现场救援

赛场是急救的第一现场

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外科的林凡医生是冬奥会的保障医生之一,他介绍了一次他印象很深的救援。前不久在一位美国运动员比赛受伤之后,裁判立即停止了比赛,医生需要背负15公斤重的救援包,依靠娴熟的滑雪技能,在4分钟内到达运动员身边。

有一位来自瑞士的男运动员摔伤后,医生判断其上肢有多处骨折,冬奥会专用救援直升机迅速将其转运到定点医院。

根据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及申奥承诺要求,在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项目中,直升机需在5分钟内到达患者上空,15分钟内将患者送达最近定点医院。

现场救援要比想象中更难

2月7日中午12点,在男子滑降的比赛中,一名运动员以130多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但不幸失误摔倒,冲出赛道触网,在雪道上滑行几十米。接到救援指令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滑雪医生孙旭2分钟内滑雪到达现场,迅速检查伤情,止痛并给其左肩和左前臂SAM板固定,5分钟救援队将伤员转运到竞速运动员医疗站。

“现场救援只是急救的第一步,后续的转运和医疗站的保障工作也非常重要。”孙旭表示,2月7日16点左右,在女子竞技超大回转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在接近终点线摔倒。他的医生队友郭祁仅用1分钟就穿过终点区赶到伤员身边,给予止痛、下肢夹板固定,救援船迅速转运到竞技运动员医疗站。

“比想象的要更难一些,”孙旭医生感叹道,“比赛现场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只要有运动员在赛道上,我们就必须要在救援点位上,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尤其是训练道上常常状况频出,滑雪医生需要背着沉沉的急救包,在陡峭的雪地上站很久,很多队员站久了膝盖和髋关节都酸胀得厉害。”“希望所有运动员都能平安。”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