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小勇 通讯员 石青青 周静平
家住厦门的林女士是位“饕客”,近期在家吃了很多腌泥螺。
1周后出现上腹痛、腹泻的症状,林女士以为是吃坏肚子了。林女士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结果出来后,竟然把医生吓了一跳,肝功能转氨酶高出正常值40多倍,赶紧办了住院。经过两周左右的治疗,林女士出院了。
无独有偶,家住漳浦的吴先生前不久因为乔迁新居,张罗一桌大餐,吃下了很多醉泥螺,半个月后出现乏力、恶心、腹胀等症状,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安排了人工肝血浆置换及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吴先生的肝功能这才慢慢稳定。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立刚主任医师介绍,两位患者是贝类毒素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门诊中也遇到过患者食用贝类,出现唇、舌、指尖麻木,有的则出现呕吐、乏力、食欲减退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提醒
近期吃泥螺要小心,不建议生吃,吃海鲜也是,建议煮熟吃。
一旦食用泥螺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