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鸿鹏
通讯员 林娟 汤旻卉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在福州大街小巷的核酸采样点上,经常会看到不少采样人员身穿二级防护服,耐着高温为市民们采集核酸的场景,十分辛苦。
近日,福州鼓楼区鼓西街道的核酸检测采样点来了一位“新朋友”——约莫5㎡的大家伙,足足有1吨重,呆萌的外表和别有乾坤的内在,周边的市民们亲切地称它为“银墩墩”。
上午8时30分许,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其他核酸采样点不同,这里除了搭5个帐篷作为采样人员的工作站外,还在其中一个帐篷下放置了一台四四方方的银色方舱,方舱上端蓝底白字的“鼓楼区采样工作站”八个大字格外明显。
“里面有空调,还能坐着采样,完全没有以前头晕脑涨的感觉。”提到这个临时核酸采样工作站,采样的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说到,这个核酸采样工作站可以供2位市民同时采样。工作站内部空间较为宽敞,配有空调、椅子供采样工作人员休息。
很快,采样的居民登记完后,直接在站外自主完成测温、登记等流程,而负责采样的医护人员通过连接外部的密闭橡胶手套,进行消毒、取拭子、装管等操作,整个流程仅需1~3分钟。
以往为了预防感染,采样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副武装”。采样人员中暑、累倒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今,新冠疫情的防控已经常态化。随着夏季的到来,鼓楼区卫健局特试行核酸采样工作站,该工作站不仅能为工作人员遮风挡雨、防暑降温,还有助于提高核酸采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