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富兴堡街道富文社区位于三明老工业基地城乡接合部,2015年便已进入老龄人口多、困难群体多、医疗资源少、健康服务少的中度老龄化社会困境。在社区内设立医养结合服务站,是突破这一困境的举措之一。
67岁的黄金原(化名),退休前是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职工,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每两三天就要到家附近的富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拿药。
“我的病情比较复杂,有时候只能用医保目录之外的药物,所以平均每次花费150元左右。”他边说边拿小票给记者看,“以往一年花费大约8600多元,两种病的限额加在一起才8000元,每年都在发愁医保不够用。”
富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依托于富兴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5年开始,中心副主任王慧铭负责所在中心及辖区的慢病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门诊共济”实施以来,门诊特殊病种参照住院待遇,最高支付限额与住院合并计算。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病种单列,限额都提高到6000元。
“照此计算,像黄金原这样同时患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每年两个病种限额合起来提高到12000元,足够覆盖他一年实际产生的医药费。用基本药物的慢病患者,一年医药开支,基本都不会超过医保最高限额。”王慧铭说,“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全省统一以及向基层倾斜,再加上门诊特殊病种统一增加至29种等政策,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